2023-05-03 23:08:40 | 七七网
不少高三生上课容易出现精神不好,犯困,打不起精神,喝咖啡也不一定有效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其实犯困是疲劳的一种表象。那么,高三怎么缓解疲劳高效学习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长期超负荷用脑。高三学习的难度大,强度高,时间紧,加上连续作战,缺乏休息,势必引起用脑过度。人脑是世界上结构最精密功能最完善的组织,也是最易疲劳的组织。用脑不科学最容易导致大脑疲劳。
第二,学习安排不科学。作息时间不当,如学习时间过长,缺少适当的休息;学习材料安排不合理,长时间用一种方式学习一科知识,长时间做同一类试题等。
第三,缺乏学习兴趣。由于偏科或者长期成绩不理想,对某些学科或者某些老师或者某种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没有钻进去,但为高三形势所迫,又不得不学,所以就强迫自己学,时间一长就产生厌倦疲惫,出现头昏脑胀,注意力涣散,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第四,不良情绪的影响。譬如多次考试失败导致失落感,盲目攀比导致自卑感,以己之短比人之长造成沮丧失望感,不善处人际关系造成孤独感,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未来的高考产生恐慌感畏惧感等等,都可以引发学习疲劳。
第五,长期营养不良。脑力劳动耗费能量,能量补充靠营养物质。但是有不少同学不懂这个道理,常常晚上加夜班,早上起得迟,一看时间不够就不吃早餐。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身体健康,造成功能水平下降,引发疲劳。
第六,作息无规律。如白天睡大觉,晚上加夜班,不考试时头脑处于兴奋活跃状态,该用脑时却迷迷糊糊。又如该晨练时睡懒觉,该体锻时又躲到教室里,身体素质下降,成了该学习时提不起精神,该睡觉时又睡不着。凡此种种,都是产生学习疲劳的原因。
一、掌握科学的用脑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每天有四个活动期:①早晨起床后的两个小时,②上午9―11点,③下午3―5点,④晚上19―21点。这几个时间段里,人精力集中,注意力强,记忆效果好,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应是学习的高效时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几个时间段,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和难度较大的学习材料放在这个时间来完成。那种晚上加班加点,白天迷迷糊糊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必须调整过来。许多高考状元在介绍学习经验时,都谈到调整生物钟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每个同学的生物钟不同,但是高考不可能照顾每一位同学,只有每一位同学去积极适应高考,所以借此寄语高三同学,用 1―2个月时间,把你的生物钟调整过来,让你的最佳用脑时间与高考时间同步。
二、张弛有度,作息有方
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高三学生学习时间长,思维强度大,用脑多,必须重视劳逸结合。休息有两种方式:静休息(如睡眠)和动休息(如文体活动)。紧张繁重的学习中,别忘了每天坚持7-8小时的睡眠,要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休息和"两课一操"的锻炼,周末不妨约几个朋友从事一些户外文体活动。还要合理安排学习、进食、睡眠、娱乐、锻炼、家庭劳动之间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及时消除疲劳,恢复脑力和体力。
小编推荐:高三怎么缓解疲劳快速记忆
三、学会正确的放松方法
1.按摩术:①全身放松,闭眼静心。用右手中指轻轻点揉眉心,时间是3分钟。②全身放松,闭眼静心。用双手中指同时轻轻点揉太阳穴,时间是3分钟。③全身放松,闭眼静心。用双手食指同时轻轻点揉双耳耳垂后凹陷处18次,便会立刻产生大量唾液。分三口慢慢将唾液咽下,以滋润五脏六腑。④全身放松,闭眼静心。用双手食指轻轻按摩脑后玉枕穴部位,时间是3分钟。
2.拍打术:一旦出现“脑疲劳”,应立即放松身心,可用双手五指轻轻地拍打头部。需要说明的注意事项是:①拍打力量一定要小。②要用指头而非掌心轻轻拍打发梢,能不接触头皮,效果更好,时间是3分钟。
3.吐纳术:用鼻轻轻地吸一口气,意想自己纳入全宇宙一切清新之气;用口慢慢地呼出,意想自己吐出全身心所有秽浊之物。以上为1次,可反复吐纳36次。环境宜清新而宁静,意念宜轻松而恬淡。只要方法得当,一般在1个月之内,可获神清气爽之效。
4.观想术:站、坐、卧不拘,闭目遐想:①青山绿水;②明月青松;③落英缤纷;④长空飞雁。这4种良性意境,分别遐想3分钟。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随机分散安排.
高三有一部分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是会旷课、逃学等。那么,高三学生为什么会厌学呢?高三学生厌学怎么办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因为学习压力大,对自己缺乏自信而导致的各方面的恐慌和焦虑;
二、在学校和家长等环境作用下,认为学习成绩高于一切,而忽略了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三、把高考和高校看得太重,忽略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四、外界的期望值和缺乏家人的理解。
1.你必须有目标,最终目标,你的大学定位在哪里?如果你想考专科,上课睡觉吧,没事,因为专科很容易。如果你想考北大,那你就别睡觉了,它没有过分的付出是永远都难以实现的。所以现在,你需要一个目标,你想考哪一所大学。有了目标,学习就不会那么讨厌了,因为它是努力的过程,并非是你之前因为升学压力大而来的厌学情绪。
2.学习要有动力。如果你看了一段时间的书,做题时全错,那一定会打击你的自信心,也会导致厌学。所以选择和你水平相近的习题,做完后发现你做的全对,那时候的心情是很美好的。在此后,慢慢提高习题难度,就不会在学习过程中受挫而感到不想学习了。
3.确实应该劳逸结合,尽管高三的时间不多,但是课余时间不要都用来看书,看不下书时去做点放松的心情的事,放松后再来看书,比你一直在书海里死磕好多了。但是要注意,控制好放松的度,太过分的话即使是厌烦也得去学习,因为放松太对会对积极性产生相反的效果。
4.高三学生应该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提高和进步的空间,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只会让自己觉得学习无望。明确目的,接受允许的进步和退步,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自信;
小编推荐:高三学生厌学怎么办
5.学习成绩只是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以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来断定一个人的能力,并且高考并不是惟一的出路,要掌握知识和本领,并不一定要从大学里才能学到。
七七网高三怎么学才最有效怎样复习更好把握时间,不要认为时间长就不重视。从进入高三,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所以往往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在时间把握上就比较随意,这样是不对的,高三要保证自己好自己的学习状态,循序渐进的学习。高三怎么学才最有效理清知识脉络。高三虽然分了文理科,不用一下学习那么多,可是科目也不少,需要记得知识点也很多。所以面对繁多的知识点们一定要理清各科知识点的脉络。梳
高三一模怎么复习高三一模的复习方法对于很多的高三考生来说,现在是非常紧张的状态,因为一模马上就要开始了,那么针对一模应该怎样复习呢,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一模的复习窍门(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1.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数学知识板块和知识网络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各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彼此间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知识网络体系,明确各个概念和知识模块在整个网络中
高三学生学习没有动力怎么办现在距离2018年的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很多同学现在却没有了学习动力,要怎么办呢?虽然很想学,但是就是懒得翻开课本。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怎么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呢?高三学生为什么没有学习动力很多的高中学生原本学习成绩不错,可是进入高三面对高考却没有学习的动力。这是为什么呢?通常情况下高三学生还是都知道学习的,而不愿意学习或学习不努力的学生,无非有以下几条原因:1、为
高三怎么真正的努力高三能努力到什么程度很多孩子上了高三之后特别的努力,每天都在大量的做题,努力的学习,但是进步却不是很明显。那么,高三怎么真正的努力呢?高三能努力到什么程度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三学习努力进步却不大的原因上了高三以后很努力却进步不明显的学生,大部分有以下这些共同点:在高一高二的学习中,由于还没有真正的升学压力,学习上比较随意对付,因此基础一直都比较差,成绩和班上的同学
高三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进入高三,也就是进入了复习的阶段。在这一年中基本上就是在复习高一、高二学过的知识。高三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谁能充分利用好时间,谁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那么,高三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复习呢?1、课后及时回忆在高三如果等到把课堂内容遗忘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复习,就等于是重新学习,所以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要及时复习。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
高三文科怎么提分最快有什么窍门做好笔记。对于课堂上的笔记一定要做好,在课后的复习过程中也要记录,整理,修改自己的笔记,让自己的笔记内容能够简练,详细,实用。课后及时复习。课后及时整理老师讲过的知识,文科的知识比较杂乱,所以,及时作出整理与总结,遇到不清楚的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同学。高三文科提高成绩的方法是什么1、重点突出,方向明确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的相对好的科目上,而
高三怎么缓解疲劳高效学习不少高三生上课容易出现精神不好,犯困,打不起精神,喝咖啡也不一定有效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其实犯困是疲劳的一种表象。那么,高三怎么缓解疲劳高效学习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三生产生疲劳的原因第一,长期超负荷用脑。高三学习的难度大,强度高,时间紧,加上连续作战,缺乏休息,势必引起用脑过度。人脑是世界上结构最精密功能最完善的组织,也是最易疲劳的组织。用脑不科学最容易导
高三一模怎么复习高三一模的复习方法对于很多的高三考生来说,现在是非常紧张的状态,因为一模马上就要开始了,那么针对一模应该怎样复习呢,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一模的复习窍门(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1.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构建数学知识板块和知识网络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各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彼此间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知识网络体系,明确各个概念和知识模块在整个网络中
2023-05-06 13:26:37
2023-04-30 18:07:37
2024-03-07 10:20:27
2024-03-08 08:09:22
2023-05-19 10:34:32
2023-03-28 0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