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21:06:54 | 七七网
每个省份 高考方案 不同,则考试科目和分数不同,具体如下:
1、“3+X”方案
(1)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
(2)“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
2、“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1)应用地区:江苏省。经过教育部批准,从2008年起,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方案。
(2)“3”指“语文、数学、外语”,语文160分(文科加考40分加试题)、数学160分(理科加考40分加试题)、外语120分,满分480分。
(3)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含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7科,各科原始满分为100分,考生需参加未选为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5门必修科目,其中信息技术只能作为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60分及以上为合格,其余为不合格。
(4)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考试含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各科原始满分120分,文科考生必考历史,理科考生必考物理,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一门。
(5)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按原始得分排名实行等级计分,分为6个:A+ [ 0%-5% ]、A ( 5%-20% ]、B+ ( 20-30% ]、B ( 30%-50% ]、C ( 50%-90% ]、D ( 90%-100%]。
3、“3+3”(海南)
(1)应用地区:海南省
(2)海南省高考考试共6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为公共科目, 文科生 单独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单独考物理、化学、生物。
4、上海方案
(1)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其中英语一年两考,取最高分。
(2)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选3门,每科70分,按照A A+……比例给分,总分660分。
5、浙江方案:
(1)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2)选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学生要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3)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每门总共安排3次统一考试,考生可自行决定参加时间,每门科目最多参加2次,选考科目成绩实行等级赋分,如成绩在前1%者赋分100分加入高考总成绩。总分750分。
高考新闻资讯
2015年1月1日年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 奥赛 等6项加分项目; 2017年10月19日, 十九大代表 、教育部部长 陈宝生 表示,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2018年3月21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 奥林匹克竞赛 、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2018年3月27日, 山东省政府 召开 新闻发布会 ,山东夏季高考将自2020年起取消 文理分科 ,高中生可自主选择3门等级考试科目。
高考保送
(1)教育部批准的16所外国语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2016年起逐步减少外国语中学保送生名额); 七七网
(2)获奥赛一等奖、并被选为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3)省级优秀学生(2017年秋季及以后进入高一,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的,不再具有保送资格条件 [20] );
(4)符合保送要求的退役运动员;
(5)公安英烈子女。
高考加分
(1)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
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以下高考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2)保留和完善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
根据相关法律 行政法规 规定,保留“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 少数民族 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 台湾省 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 二等功 (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分项目。
(3)大幅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
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 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相关政策按照上述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的规定执行。各省(区、市)要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
(4)规范和完善确有必要保留的地方性加分项目
根据国发〔2014〕35号文件要求,确有必要保留的地方性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七七网(https://www.397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户口在外地,在哈市读高中,能否在哈市参加高考的相关内容。
可以,满足异地高考的条件即可参加高考,哈尔滨属于黑龙江省,条件如下:满足本省学籍、高中连读三年、有稳定住所三个条件的考生可就近报考。高考报考条件如下: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现场确认时,应届毕业生需提交学生证,往届生(社会考生)需提交高中/中专毕业证书,或由政府开具的学历证明才可以报名。普通高校毕业/退学/肆业者如有高中或中专毕业证书,可以按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
高考保送条件:
①教育部批准的16所外国语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2016年起逐步减少外国语中学保送生名额);
②获奥赛一等奖、并被选为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③省级优秀学生(2017年秋季及以后进入高一,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的,不再具有保送资格条件件);
④符合保送要求的退役运动员;
⑤公安英烈子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以上就是高考要多少分才算及格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七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七七网:www.397577.com艺考语数英要多少分及格90分及格。艺考文化课要求不高,达到本省艺术类本科提档线,录取原则:文化课过线按专业课成绩择优录取。文化课分数在300-400之间都有可报考的院校,录取原则:文化课过线按专业课排名择优录取。考试合格者获得专业合格证,持此证书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各学校再择优录取。艺考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传媒四大类。艺考的报考条件也是因专业和院校的不同存在不同要求,有
生物地理怎样算分数的,要考多少分才行生物地理分数怎么折算介绍如下:生物地理卷面总分100,最后计入中考总分时,各算成绩的40%。不记入。折算成绩生地会考不会计入中考成绩,和中考没有关系。从2015年中考改革开始,地理与生物不再参与中考,而是在学生八年级时进行地理与生物会考的形式参与中考,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卷面满分为100分(生物50分,地理50分)。在总分相同的
2023全国定向士官44所高校名单排名及分数线我国士官学校一共有44所,基本每个省份都有至少一所士官院校,且每所院校的专业都有所不同,而且同院校不同专业招收的军队也有所不同,比如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直供的是空军和陆军,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只直供空军。2022全国定向士官44所高校名单排名情况士官学校提前招生。全国有士官定向培养学校45所,高职院校44所,本科院
高二考多少分算好多少分才能考上一本高一要适应高中生活,高中生活贵在坚持,平时要踏实就行了。高二一般是480分以上才能算好,如果要达到优秀的水平,至少要在500分以上,因为大部分省市一本录取线都过500了,具体还应视当地情况而定。高二考多少分能上985从内容方面来看,高二学年并没有进入复习阶段,还在接触新的知识,高二学习的知识还只是一小部分,要把这一小部分弄懂摸透。高一基础
体育生高考田径100米多少秒算及格?2023体育单招田径专项评分标准如下:1、体育专项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2、体育专项考试项目分为定量项目和定性项目。3、考生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准时到指定地点集合检录并按序参加各项考试,错过检录时间者,不得进场考试,按弃考处理。4、考生严禁穿着含有培训机构、学校名称、姓名等信息或有明显标识的服装和佩饰等参加考试
艺考改革2024年文化课的要求2024艺考要求:联考录取文化占比不低于50%,校考依然会有。各省份对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均有最低标准,其中,对于保留二、三本批次的省份,文化线要求不低于二本线的70%;对于合并批次的省份,要求文化线不低于新二本线的75%。新艺考要求,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必须过本省最低统招线,高校不得开设专门的艺术线,以本校最低投档线为准。以某年厦门高考分数线为例,理科
成绩120分多少及格,是按百分之几算及格的总分50分呢?总分75分呢?成绩120分的话72分及格。计算方法:120x0.6=72。及格标准一般指得分率为60%,总分50那么30分及格,计算方法:50x0.6=30。总分75分45分及格,计算方法:75x0.6=45。及格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最低标准一般指得分率为60%。中国古代也常以十通六者为及格。扩展资料:
2021高考多少分能上大学本科分数线多少高考总分750分的情况下,部分省市五百多分就能上一本,四百多分就能上二本,甚至连一百多分都能上大学(专科院校)。高考分数线大概多少一般意义上,考上大学是指考上本科大学,全国各地高考政策不同,分数也不同,光看分数来定是否考得上大学,是不准的,就近年高考本科录取率来说,只要排名在前百分之三十五基本上都可以考上本科。如果非要看分数,就全国平均本科线,理科在3
2024-06-14 08:18:00
2024-02-25 16:09:50
2023-06-22 19:38:35
2024-03-25 11:10:30
2023-10-20 17:50:35
2023-06-20 02: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