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2 15:56:53 | 七七网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上,我们必须要重视物理学习课堂笔记,对于老师所讲的物理课堂重点知识,整理到笔记本上记下来,下课之后可以方便我们巩固知识点,避免对于知识点的遗忘,提高学习效率。
1.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温度越高,扩散越快。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七七网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别。
4.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表达式:W+Q=ΔU
(3)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物体吸收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Δ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ΔU取负值。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mechanical wave)。机械波与电磁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机械波由机械振动产生,电磁波由电磁振荡产生;机械波的传播需要特定的介质,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在真空中根本不能传播,而电磁波(例如光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机械波可以是横波和纵波,但电磁波只能是横波;机械波与电磁波的许多物理性质,如:折射、反射等是一致的,描述它们的物理量也是相同的。常见的机械波有:水波、声波、地震波。
机械振动产生机械波,机械波的传递一定要有介质,有机械振动但不一定有机械波产生。
形成条件
波源
波源也称振源,指能够维持振动的传播,不间断的输入能量,并能发出波的物体或物体所在的初始位置。波源即是机械波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电磁波形成的必要条件。
波源可以认为是第一个开始振动的质点,波源开始振动后,介质中的其他质点就以波源的频率做受迫振动,波源的频率等于波的频率。
高三学生面临的是高考,如果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那么想要考上一所好大学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同学就选择去补课。那么,高三数学一对一补课有用吗?
1、一对一好过一对多
高三阶段,确实是有很大压力的,除了每天没完没了地上课和复习,还有做不完的试卷和考不完的试。经常都是试卷满天飞,大小测验不断。高三复习确实是既紧张又枯燥,但是为了即将面对的高考,还是不能放弃努力。对于一些数学较为薄弱的同学来说,高三数学一对一补习班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平日的学习中,老师是一对多,很难将精力放在某一个同学身上,但一对一就是一位老师对一名学生,完全不用害怕没有时间辅导。
2、投入精力
当然,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老师,更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的自觉。就算是高三数学一对一补习班,也需要同学们自觉,每天勤练习,多学多问,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自己的缺陷,查缺补漏,再通过辅导老师的专业和耐心的辅导,一个一个攻克难关,不管是多难的知识点,只要投入精力就一定能有收获。高考,需要的是高分,所以,要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将各个知识点都了解透彻,这样才能在做题过程中游刃有余。
3、不懂就问
高考复习阶段,不仅同学们要面对紧张的情绪和压力,老师们同样是绷紧了神经上课,仅仅是因为老师们都期望自己的学生能有一个好的成绩。所以,在一位老师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的情况下,想要找到老师及时地去解决问题,是有些不太现实的。但是高三数学一对一补习班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只要有问题,就可以随时去找自己的辅导老师。
1、补课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同学们的数学成绩
高三学生之所以报数学补习班,那么更直接更明显的目的就是想要提高数学成绩,高三数学补课的辅导老师会针对高三学生的弱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快速提高同学们的数学成绩。并且同学们也不会感觉到很难学。
2、补课能够调整好同学们的复习心态
高三的复习是紧张的,同时也是枯燥乏味的,很多高三学生都觉得每天复习,学不到新的知识,其实真的是没有必要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同学们要知道复习是为了更好的巩固知识点,会让同学们对高三数学复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帮助同学们调整复习的心态。
小编推荐:谈谈我对高三学生补课的看法
3、补课能够更好的发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数学复习,都是针对大多数同学所做的复习计划,可能对个别的学生是不适用的。而高三数学补课则可以化解这个问题,让高三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学习能力。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必背概念有哪些高三一轮复习是重要的阶段,高中生物有大量的定义、概念等知识点需要去记忆,做好高考的第一轮复习,相当于你的高考战役成功了一半,为了高三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复习生物,小编整理了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3
高中物理概念总结高三复习必备知识点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你。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
高三数学必备知识点归纳有哪些必考知识点如果等到把课堂内容遗忘得差不多时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及时复习。一般按照教师板书的提纲和要领进行,也可以按教材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复数的概念:形如a+bi(a,b∈R)的数叫复数,其中i叫做虚数单位。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用字母C表示。复数的
数学高三知识点总结大全必考知识点合集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须定期巩固,但是复习的次数应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小,间隔也可以逐渐拉长。从内容上看,每课知识即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梳理,每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高三数学知识点有哪些第一部分集合(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真子集数为2^n—1;非空真子集的数为2^n—2;(2
高三英语该怎么补课如何才能学好一定要坚持背单词,这是学英语的根本。如果基础不好的话,就挨着做模拟试卷,虽然刚开始会错很多,但把错的地方记住,成长会很快,还有的是背课文非常见效。高三应该如何补习英语方法正确,一马平川;方法错误,千山万水。英语学习,语法为王!无论听说读写,核心都是语法!语法不精通,直接导致阅读理解障碍,听说读写全面影响!虽然时间紧迫,但是要真正理顺语法也就是个把星期的事情!理顺语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汇总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上,我们必须要重视物理学习课堂笔记,对于老师所讲的物理课堂重点知识,整理到笔记本上记下来,下课之后可以方便我们巩固知识点,避免对于知识点的遗忘,提高学习效率。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温度越高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汇总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上,我们必须要重视物理学习课堂笔记,对于老师所讲的物理课堂重点知识,整理到笔记本上记下来,下课之后可以方便我们巩固知识点,避免对于知识点的遗忘,提高学习效率。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温度越高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圆周运动中,最常见和最简单的运动(因为速度是矢量,所以匀速圆周运动实际上是指匀速率圆周运动)。下面是黑边网小编总结的高三物理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高三物理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1.运动条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充要条件是:具有初速度(初速度不为零)始终受到大小不变
2023-05-06 13:26:37
2024-01-14 00:58:10
2024-02-18 15:52:53
2023-03-28 02:04:12
2023-03-26 03:16:08
2023-05-20 04: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