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理科好还是文科好
复旦大学理科好还是文科好,高考是决定无数学子命运的一道门,而复旦大学作为一所有名的大学,更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大学之一,很多人都在纠结文科好还是理科好,下面和大家分享复旦大学理科好还是文科好的内容。
复旦大学理科好还是文科好1
1、复旦大学是文科还是理科
复旦大学属于文理科兼收的综合性院校,该校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复旦大学简介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2个,附属医院17家(其中4家筹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4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在校普通本、专科生13361人,研究生19903人,留学生3486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2948人。两院院士(含双聘)46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3人,中组部“”(本校申报入选)163人(其中含青年千人10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校申报入选)9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本校申报入选)136人。
复旦大学学术影响力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数17个,位列国内高校第3名,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1‰。U、S、News世界学科排名中,有4个学科跻身世界前20,数量在国内并列第二。在QS世界学科排名中,复旦有20个学科位列世界前100,总量在国内排名第三。
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7个;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中国研究院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落户复旦。在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40位,在U、S、News全球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121位,均列国内高校第3位。
复旦大学与境外20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本科生境外访学人数占年级人数比例超50%,居全国高校领先地位。2017年全年学生海外交流3676人次。
学校有四个校区,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9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8、22万平方米。
一、成绩好的学生,拼的是学校不是专业!
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文理都很优秀,尤其是语数外三科能保持高分,学文学理都能考上很不错的学校,专业数量方面虽然文科远远小于理科,但是最后很多学生发现,自己所选的热门专业可能是文理都可以学的,比如经济学方面的,这是文理科高分都钟情的专业。北大光华学院就是文理科状元选择最多的学院。
这类学生切忌不要“随大流”,不要被“好学生学理”的错误观念误导,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二、成绩中等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选择!
成绩中上游的学生,学习理科更有利。因为虽然上不上顶尖学校,他们往往都能考上不错的大学,而且在专业方面选择的余地也非常大,可以实现学校和专业的优化组合,就业面更广。
成绩中下游的学生,学文比学理更容易考个好学校,这部分学生有潜力,但是学理吃力,如果强行学理,可能考不上好一点的大学,专业更不敢保证。但是如果学文,往往成绩提高较快,高考能考一个不错的分数,学校的选择余地也更大。
三、成绩差的尽量不要学文!
这是和多数人想法不一样的!因为大家都认为“理科学不会学文”,其实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学文学理都学不好,上专科的可能性很大。学理可以选择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专业,学文就不行了,比如法学、汉语言文学这些文科中热门的专业,都是专科高职类大学的红牌专业,失业率较高!
复旦大学理科好还是文科好2
究竟怎样选择文、理科?
1、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无论选文、选理,兴趣是第一前提。举个例子,某高考文科状元郝煜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强项是理科,但我从小钟爱文科,并一直保持到高中,所以我选了文科并取得成功。”因此若你在生活中对某方面感兴趣,很关注或上某科课时比较有精神,就可以考虑选这方面的学科。总之永远把兴趣放在第一位,一定是对的。
2、特长。
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将使你的学习得心应手,在竞争上胜人一筹,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那么怎样发现自己的特长(天赋)呢?如果你对某科感觉特别好,或用相同的时间得到的效果比起其它科更好,或以少量时间获得的效果与其它科学花费多时间获得的效果相当或更好,如果你自身的某些特长与某科的联系很密切,都说明你有学习这一科的特长和能力。你就应该考虑,哪一科能更好地发挥和促进你的特长的发展。
3、成绩。
成绩是此次选择的最实际的依据。所以了解自己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组周老师说到:同学们非常有必要去查阅自己各科成绩,以及文综、理综成绩的全市排名,并作具体分析比较,看自己哪科更具竞争力,在全市甚至将来全省可能的排位。而且还要特别看准以三科拉分科,了解此三科在文理科选择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数外成绩,语数外成绩对高考的作用很大,一般理科生比较拖后腿的是外语和物理,文科比较拖后腿的是数学和地理,你关键看你的语数外中那一科最具优势。
语文:作为各科学习的基础,与每科都有密切联系,相比之下,语文与文科的联系更大,所以语文比较好,文科又比理科稍微好的宜选文科。但若理比文好,则选理也具优势,因为大部分理科生语文并不强,所以语文好,可以使自己的竞争力提高一个档次。(来自语文组老师的意见)
数学:文科、理科的主要学科,在促进竞争力上与语文相当,但理科对数学的要求更高。当然数学对文科的某些问题(如地理上的温度、太阳高度等)的解决也有重要作用。(来自数学组老师的意见)而且一般数学决定了文科成绩的排名。
英语:虽然在高中其地位与语、数相当,但到大学是地位最高的,不管学什么,英语是必备、必修的学科,英语成绩好,可以使你对文理科的选择较自由些。这一科倒是不十分影响文理选择。
4、理想。
每个人都有理想,而且它可能是你的奋斗目标。那么选择与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学科,将对此学科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比如,你想成为企业家,则文科与这理想更接近,学习起文科来就可能更积极,更主动,学习成绩也就可能更出色。 读文,读理,对于大家今后的志愿是有很大影响的。
因为现在尽管有的'专业是文理兼收,但是很多还是分开招生的。想象一下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比如喜欢文学,将来想做记者,编辑,或者对政治经济感兴趣,将来想从政或研究经济等等,这样的一般选择文科。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者对科技感兴趣的,将来想当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等等,一般选择理科。
5、大学。
文科的考大学的范围比理科要窄很多很多,很多文科招收的专业现在文理兼收。你要看读那一科要容易上大学或者容易上好大学。一般情况是:成绩差和成绩非常好尽可能读理科,因为理科容易考大学,理科顶尖的成绩的专业选择面光,读文科可惜了!而成绩中等偏上适合读文科,因为好成绩全部读理科去了,读文科容易上档次较高的大学。
6、社会。
七七网
观察、分析社会趋势,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为此次文理科选择不光为了考好高考,从长远上看,还要要为自己的未来作好打算,打好基础。
总之,每一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切不可由于某些不良的客观原因而作出错误的选择,误已一生。这样的例子我们一中举不胜举。
复旦大学理科好还是文科好3
文科 VS 理科
1、人才特点
文科讲究伦理和表达为主要能力的形象思维;
理科则讲究以推理和研究为主要能力的逻辑思维。
2、学习特点
文科是以记忆、归纳、整理和比较为特点,其中记忆量较大,需要背的知识较多;
理科则以记忆、理解、推理和计算为特点,其中需要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3、录取比例
文理科报名人数和录取比例维持1:3的比例,换句话说,
文科报名人数是理科的三分之一,相对应的,其录取比例也比理科少三分之二。
另外,理科高等院校比例较多,需求也较多。
4、就业方面
文科就业以社会为对象的事务性人才为主,主要从事媒体传播、金融财会、教育服务等行业;
理科就业则以技术为对象的生产型人才为主,可从事的职业类型也比较多,在此且不罗列。
文理分科选择六大误区
误区一:选理科就业好
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理工类学生比文科就业前景好,所以就让孩子选理科。
实际上,未来的就业趋势很难预测,读文科和读理科都存在就业上的风险。文科和理科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后的前途是靠你自己的。
并且,高考文科生们并非只能选择纯文专业,还有很多半文半理的专业可供选择。
现阶段而言,半文半理的就业前景也相当不错,有文科学生高考报的市场营销,现在做市场才一年,年薪也有八万五。
退一步说,理科就业好的前提也是要“学好”,如果孩子在理科方面不优秀,只为了现在还说不准的大学就业,一味趋从大众却压抑个性,只会导致高考成绩都不理想,升学大关都过不了,何谈就业前景呢?
误区二:读文科没什么用
首先,这是一大社会偏见。国家高考既然开设文科,就说明文科在社会上同样是人才。从近几年就业形势看,文理科就业率都基本接近。
另外,高中家长和孩子要明白:大体上,理科招生之所以多,又好像比较好找工作,是因为我国还处于工业时代。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进入了商业时代之后,社会则将更需要文科生了。纵观各国发展形势,包括周边的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渡阶段。
误区三:文科很容易学
很多家长和孩子选择文科一大理由是:理科没希望了,数理化不懂,那就选文科吧,文科容易学。
实际上,文科并非家长学生想象的那样简单。文科确实需要大量记忆的,但仅靠背书是远远不够的。
文科的高考能力由低到高为识记、理解、应用等组成,可见识记只是学文科最基本的要求,理解和应用难度就大多了,这也正是文科高考失分的难点。
误区四:理科不需要背书
很多家长和孩子对文理分科的偏见,是认为理科不像文科,不需要背书。
高考化学生物的知识点非常多,物理到了电磁学的时候,光是受力分析都需要很长时间,这些都需要大量记忆。
另外,文科也不只是背书,文科要求的综合能力比较高,有时一个问题可以横跨几千年,并且牵扯到世界各国的地理问题和政治问题,这就需要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误区五:跟着大部队绝对没错
1、“墙头草”现象。很多家长不干涉孩子分科,孩子也以为跟着大部队走就没错,做了文理分科的墙头草,实际上这是典型的盲目选科。
2、根据传统观念,认为哪科将来有前途就选哪科;
3、学习态度不好,认为哪科省力好念就选哪科;
4、情感冲动,为了某个好朋友或舍不得原班集体和班主任而选科;
5、根据家长的要求而选科等等,这些都是盲目选科的表现。

上海交大和复旦到底哪个好?
交大MBA还是复旦MBA都是第一梯队。两个学校也都和国外的名校有合办的项目,整体MBA含金量不相上下。
其实,判断一个MBA院校的好坏,除了基本的院校排名,院校认证之外,主要还是看你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下面是我了解到的交大MBA和复旦MBA的一些差异,希望你可以从中判断哪所更适合自己:
1.从办学时间和院校风格来说,复旦MBA相对来说办学时间久一些,比较注重文科。交大MBA综合性更强,创业氛围比较浓厚,偏理工科多一点,制造业、电子信息行业或想创业的考生较多。
2.从面试难度上来说,复旦MBA和交大MBA在提前面试上形式略有区别,复旦MBA对于面试优秀名额没有名额限制,只要你符合面试优秀的标准即可给出在职班C线,且复旦是上海唯一一所自主划线院校,无论何时面试都是一样的标准;交大MBA则对于面试优秀名额有着名额限制,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总体报考人数的30%,因为交大面试优秀线就是国家东部线,需要通过控制面试名额来控制录取人数,所以越早面试越好。
3.从录取差异上来说,复旦MBA在面试的时候给出了A/B/C线,如果联考笔试过了复旦自划的分数线,即可直接录取;而交大如果不是C线,则需要进行排名,相对来说,拿到非C线的淘汰率会更大一些。另外复旦没有复试,而交大不管是什么线资格录取,都需要参加复试,复试就是政治笔试,往年交大MBA在政治复试阶段还会淘汰一批考生。
具体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行业及未来发展方向来综合衡量。建议你去机构的备考咨询会来统一了解下。
参考资料:HZMBA

文理科都包括哪些科目?
大学文科 专业
从近几年学生报考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热门和较热门的专业有如下若干个: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
财政学、法学、对外
汉语、
雕塑、
表演、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设计、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摄影、
动画、
应用物理学、
天文学、
应用气象学、
海洋科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
应用心理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生物医学与工程、城市规划、
环境工程、
制药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轻化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生物工程、
农业电气化与
自动化、
园艺、
水产养殖学、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预防医学、
口腔医学、
护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农村区域发展、
金融学、
国际政治、
外交学、
治安学、
边防管理、广播电视
新闻学、
广告学、
编辑出版学、
舞蹈编导、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化学、资源环境与
城乡规划管理、
生态学、
统计学、勘察技术与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测绘工程、
安全工程、
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飞行技术、
航海技术、
包装工程、
刑事科学技术、
消防工程、
草业科学、
动物科学、
麻醉学、医学检验、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
法医学、
中药学、
药物制剂。
其中,理科专业比较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中
药学、药物制剂、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预防医学、口腔医学、
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工程等均为理科专业。
文科专业主要为一些语言、文化等类别的专业及法律相关专业等等。比如现代汉语、英语、法学等专业。
文科和理科的主要区别在于,文科考试科目主要为历史地理政治,而理科主要为物理、化学、生物。一般理科报考人数较多,学校也较多,而且各层次学校比较齐全,能够形成完整的分数梯队,在高考时一般分数线也比文科低。如果你想了解详细的情况,并有针对的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我建议你最好参考一下比如百度或者搜狐的高考频道/专栏,也可以向专家咨询适合自己的专业。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各大学文科专业(大类)排名,强烈要求顶置
2005中国大学管理学前100名
排名 等级 校 名
1 A++
西安交通大学
2 A++
浙江大学
3 A++
清华大学
4 A++
北京大学
5 A++
武汉大学
6 A++
南京大学
7 A++
中国人民大学
8 A+
上海交通大学
9 A+
中山大学
10 A+ 复旦大学
11 A+
厦门大学
12 A+
上海财经大学
13 A+
天津大学
14 A+
华中科技大学
16 A
南开大学
15 A
四川大学
17 A
东南大学
18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1 A
吉林大学
22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3 A
南京农业大学
24 A
北京师范大学
25 A
湖南大学
26 A
同济大学
27 A
武汉理工大学
28 A
中南大学
29 A
中国农业大学
30 A
大连理工大学
31 A
暨南大学
32 A
华中农业大学
33 A
东北财经大学
34 A
山东大学
35 A
华南理工大学
37 A
西南交通大学
36 A
苏州大学
38 A
东北大学
39 A
华东师范大学
40 A
中国矿业大学
41 B+
重庆大学
42 B+
南京财经大学
43 B+
南京师范大学
44 B+
华中师范大学
45 B+
安徽财经大学
46 B+
上海大学
47 B+ 浙江财经学院
48 B+
浙江工商大学
50 B+
北京交通大学
49 B+
陕西师范大学
51 B+
湖北大学
52 B+
西南财经大学
53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4 B+
湖南师范大学
55 B+
山西财经大学
56 B+
山西大学
57 B+
郑州大学
58 B+
深圳大学
59 B+
云南大学
60 B+
福州大学
61 B+
山东农业大学
62 B+
合肥工业大学
63 B+
电子科技大学
65 B+ 云南财贸学院
64 B+
江西财经大学
67 B+
南京理工大学
66 B+
华南农业大学
68 B+
河海大学
69 B+
黑龙江大学
70 B+
安徽大学
71 B+
北京工商大学
72 B+
中央财经大学
73 B+
天津财经大学
74 B+
扬州大学
75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6 B+
浙江工业大学
77 B+
西北大学
78 B+
昆明理工大学
80 B+
北京理工大学
79 B+ 广东商学院
81 B
中国海洋大学
82 B
汕头大学
83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84 B
福建农林大学
85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7 B
西南农业大学
86 B
河北大学
88 B
上海理工大学
89 B
河北经贸大学
90 B 山东经济学院
93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92 B
北京科技大学
91 B
兰州大学
94 B
长沙理工大学
95 B
广西大学
97 B
济南大学
96 B 中国地质大学
98 B
湘潭大学
99 B
北京工业大学
100 B
山东财政学院
经济学100强
1 A++ 中国人民大学
2 A++ 北京大学
3 A++ 复旦大学
4 A++ 厦门大学
5 A+ 南开大学
6 A+ 上海财经大学
7 A+ 浙江大学
8 A 南京大学
9 A 武汉大学
10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 A 东北财经大学
12 A 西安交通大学
13 A 吉林大学
14 A 清华大学
15 A 西南财经大学
16 A 中央财经大学
17 A 华中科技大学
18 B+ 西北大学
19 B+ 暨南大学
20 B+ 中山大学
21 B+ 北京师范大学
22 B+ 山东大学
23 B+ 华东师范大学
24 B+ 四川大学
25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6 B+ 湖南大学
27 B+ 江西财经大学
28 B+
辽宁大学
29 B+ 苏州大学
30 B+ 天津财经大学
31 B+ 安徽财经大学
32 B 东南大学
33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4 B
华南师范大学
35 B 山西财经大学
36 B 兰州大学
38 B 浙江工商大学
37 B 云南大学
39 B 陕西师范大学
40 B 南京财经大学
41 B 河北大学
43 B 深圳大学
42 B 南京师范大学
44 B 湖南师范大学
45 B 福州大学
47 B 北京交通大学
46 B 云南财贸学院
48 B 华中师范大学
49 B 上海大学
50 B
东北师范大学
51 B 浙江财经学院
52 B 安徽大学
53 B 重庆大学
54 B 郑州大学
55 C+ 湖北大学
56 C+ 北京工商大学
57 C+ 山东经济学院
58 C+
福建师范大学
59 C+
长春税务学院
60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1 C+ 中国农业大学
62 C+
外交学院
63 C+ 中南大学
64 C+ 武汉理工大学
65 C+ 山西大学
66 C+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东北大学
68 C+
河南大学
69 C+ 上海交通大学
70 C+ 广东商学院
71 C+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72 C+ 湘潭大学
73 C+ 黑龙江大学
74 C+
内蒙古大学
75 C+ 山东
财政学院
76 C+ 河北经贸大学
77 C+
华侨大学
78 C+ 广西大学
79 C+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80 C+
宁波大学
81 C+ 西南交通大学
82 C+ 同济大学
83 C+ 中国地质大学
84 C
青岛大学
85 C 扬州大学
86 C 南京农业大学
87 C 汕头大学
88 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9 C 哈尔滨工业大学
90 C
中南民族大学
91 C 合肥工业大学
92 C
中央民族大学
93 C 华南理工大学
94 C 长沙理工大学
95 C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96 C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97 C
河南师范大学
98 C 上海理工大学
99 C 河海大学
100 C 兰州商学院
2005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排名 等级 校 名
1 A++ 北京大学
2 A++ 南京大学
3 A++ 复旦大学
4 A++ 北京师范大学
5 A++ 南京师范大学
6 A++ 浙江大学
7 A++ 武汉大学
8 A+ 暨南大学
9 A+ 四川大学
11 A+
北京语言大学
10 A+ 清华大学
12 A+
中国传媒大学
13 A+ 中国人民大学
14 A+ 华中师范大学
15 A 华东师范大学
16 A 山东大学
17 A 中央民族大学
18 A 厦门大学
19 A 中山大学
20 A 上海大学
21 A 苏州大学
23 A 福建师范大学
22 A 南开大学
24 A 湖南师范大学
26 A
首都师范大学
25 A
上海外国语大学
27 A
北京外国语大学
28 A 陕西师范大学
29 A 华南师范大学
31 A
上海师范大学
30 A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2 A 西南师范大学
33 A
山东师范大学
34 A 吉林大学
35 B+ 河南大学
36 B+ 湖北大学
37 B+ 华中科技大学
38 B+ 山西大学
39 B+ 黑龙江大学
40 B+ 安徽大学
41 B+ 河北大学
43 B+ 深圳大学
42 B+
上海音乐学院
44 B+ 东北师范大学
46 B+
浙江师范大学
45 B+
中央音乐学院
47 B+
天津师范大学
48 B+ 西北大学
49 B+
北京电影学院
50 B+ 兰州大学
51 B+
新疆大学
52 B+ 郑州大学
53 B+
安徽师范大学
54 B+
西北师范大学
55 B+ 内蒙古大学
56 B+
曲阜师范大学
58 B+
上海戏剧学院
57 B+
中央戏剧学院
59 B+ 广西
民族学院
60 B
广州大学
61 B
辽宁师范大学
62 B
温州大学
63 B
徐州师范大学
64 B
广西师范大学
65 B 扬州大学
66 B 云南大学
67 B 青岛大学
69 B
中国音乐学院
68 B 华南理工大学
70 B 湖南大学
71 B 汕头大学
72 B 中南民族大学
73 B
云南民族大学
74 B 中南大学
75 B 中国海洋大学
76 B
哈尔滨师范大学
77 B
河北师范大学
78 B 辽宁大学
79 B 宁波大学
80 B 杭州师范学院
81 B 湘潭大学
82 B 上海交通大学
83 B
韶关学院
84 B
三峡大学
85 B
湖南科技大学
86 B
中央美术学院
87 B
重庆师范大学
88 B
海南大学
89 B
江西师范大学
90 B
四川音乐学院
91 B
西南民族大学
92 B
新疆师范大学
93 C+ 东南大学
94 C+
四川师范大学
95 C+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96 C+
贵州大学
97 C+
湛江师范学院
98 C+
南通大学
99 C+ 上海理工大学
100 C+
南京艺术学院
2005中国大学医学前50名
排名 等级 校 名
1 A++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 A++ 北京大学
3 A++ 复旦大学
4 A+ 中山大学
5 A+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6 A+ 华中科技大学
7 A 四川大学
8 A 中南大学
9 A
首都医科大学
10 A 浙江大学
11 A
中国医科大学
12 A 吉林大学
13 B+ 武汉大学
14 B+ 山东大学
15 B+
中国药科大学
16 B+
河北医科大学
17 B+
南京医科大学
18 B+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 B+
哈尔滨医科大学
20 B+
天津医科大学
21 B+
重庆医科大学
22 B+ 暨南大学
23 B+ 苏州大学
24 B+ 上海交通大学
25 B 南京大学
26 B 西安交通大学
27 B
沈阳药科大学
28 B
福建医科大学
29 B 青岛大学
30 B
广东医学院
31 B
山西医科大学
32 B 郑州大学
33 B 清华大学
34 B
广州中医药大学
35 B 东南大学
36 B
广州医学院
37 C+
安徽医科大学
38 C+ 兰州大学
39 C+
上海中医药大学
40 C+
徐州医学院
41 C+
广西医科大学
42 C+ 汕头大学
43 C+ 温州医学院
44 C+
昆明医学院
45 C+
大连医科大学
46 C+
南京中医药大学
47 C+ 厦门大学
48 C+ 南通大学
49 C 同济大学
50 C 江西医学院
法学前80
1 A++ 北京大学
2 A++ 中国人民大学
3 A++ 武汉大学
4 A+
中国政法大学
5 A+ 复旦大学
6 A+ 清华大学
7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 A 吉林大学
9 A 浙江大学
10 A
西南政法大学
11 A 中山大学
12 A 厦门大学
13 A 华东政法学院
14 A 南京大学
15 A 南开大学
16 A 华东师范大学
17 B+ 苏州大学
18 B+ 山东大学
19 B+ 华中师范大学
20 B+ 四川大学
21 B+ 南京师范大学
22 B+ 暨南大学
23 B+ 北京师范大学
24 B+ 外交学院
25 B+ 云南大学
26 B+ 华中科技大学
28 B+ 山西大学
27 B+ 中央民族大学
29 B+ 上海大学
30 B+ 西北政法学院
31 B+ 首都师范大学
32 B+ 郑州大学
33 B+ 华南师范大学
34 B 安徽大学
35 B 兰州大学
36 B 湘潭大学
37 B 湖北大学
38 B 河南大学
39 B 湖南师范大学
40 B 黑龙江大学
41 B 中南民族大学
42 B 湖南大学
43 B 西南财经大学
44 B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45 B 东北师范大学
46 B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47 B 河北大学
48 B 扬州大学
49 B 深圳大学
50 B 广东商学院
51 B 云南民族大学
52 B 广西民族学院
53 B
烟台大学
54 B 内蒙古大学
55 B 宁波大学
56 C+ 西北大学
57 C+ 天津师范大学
58 C+ 辽宁大学
59 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0 C+ 中南大学
61 C+ 新疆大学
62 C+ 福建师范大学
63 C+ 西南师范大学
64 C+ 汕头大学
65 C+ 西北师范大学
66 C+ 河北师范大学
67 C+ 东北财经大学
68 C+ 浙江师范大学
69 C+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70 C+ 同济大学
71 C+ 上海财经大学
72 C+ 山东师范大学
73 C+ 哈尔滨工业大学
74 C+ 北京科技大学
75 C+ 西南民族大学
76 C+ 河南师范大学
77 C+ 西安交通大学
78 C+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9 C+ 南通大学
80 C+ 曲阜师范大学
大学理科专业排名
理学
本科专业 排名 校 名 等级 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数量
材料化学 1 浙江大学 A++ 92
材料化学 2 北京大学 A++ 92
材料化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92
材料物理 1 东北大学 A++ 57
材料物理 2
西北工业大学 A++ 57
材料物理 3 北京科技大学 A++ 57
大气科学 1 北京大学 A++ 10
地理科学 1 北京大学 A++ 98
地理科学 2 南京大学 A++ 98
地理科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7
地理科学类新专业 W 2 北京师范大学 A++ 7
地理信息系统 1 北京师范大学 A++ 117
地理信息系统 2 北京大学 A++ 117
地理信息系统 3 武汉大学 A++ 117
地球化学 1 南京大学 A++ 10
地球化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0
地球物理学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3
地球
物理学 2 北京大学 A++ 13
地质学 1 中国地质大学 A++ 15
地质学 2 南京大学 A++ 15
电子信息科学类新专业 W 1 南开大学 A++ 1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 北京大学 A++ 19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19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 电子科技大学 A++ 194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77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2 南开大学 A++ 77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3 电子科技大学 A++ 77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4 南京理工大学 A++ 77
海洋技术 1 中国海洋大学 A++ 9
海洋科学 1 中国海洋大学 A++ 10
化学 1 北京大学 A++ 213
化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213
化学 3 南开大学 A++ 213
化学 4 浙江大学 A++ 213
化学类新专业 W 1 南开大学 A++ 18
化学类新专业 W 2 浙江大学 A++ 18
环境科学 1 南京大学 A++ 160
环境科学 2 北京大学 A++ 160
环境科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60
环境科学 4 同济大学 A++ 160
环境科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3
理论与应用力学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7
理论与应用力学 2 北京大学 A++ 17
生态学 1 兰州大学 A++ 42
生态学 2 南京大学 A++ 42
生态学 3 云南大学 A++ 42
生物技术 1 清华大学 A++ 235
生物技术 2 北京大学 A++ 235
生物技术 3 上海交通大学 A++ 235
生物技术 4 复旦大学 A++ 235
生物科学 1 北京大学 A++ 189
生物科学 2 清华大学 A++ 189
生物科学 3 复旦大学 A++ 189
生物科学 4 浙江大学 A++ 189
生物科学类新专业 W 1 浙江大学 A++ 23
生物科学类新专业 W 2 中山大学 A++ 23
数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21
数学类新专业 W 2 浙江大学 A++ 2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 北京大学 A++ 316
数学与应用数学 2 浙江大学 A++ 316
数学与应用数学 3 复旦大学 A++ 316
数学与应用数学 4 清华大学 A++ 316
天文学 1 南京大学 A++ 4
天文学 2 北京大学 A++ 4
统计学 1 北京大学 A++ 126
统计学 2 南开大学 A++ 126
统计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26
统计学 4 厦门大学 A++ 126
微电子学 1 清华大学 A++ 31
物理学 1 北京大学 A++ 205
物理学 2 南京大学 A++ 205
物理学 3 清华大学 A++ 205
物理学类新专业 W 1 清华大学 A++ 15
心理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A++ 44
心理学 2 北京大学 A++ 44
心理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5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北京大学 A++ 355
信息与计算科学 2 清华大学 A++ 355
信息与计算科学 3 浙江大学 A++ 355
信息与计算科学 4 大连理工大学 A++ 355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吉林大学 A++ 355
应用气象学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 7
应用物理学 1 清华大学 A++ 123
应用物理学 2 南京大学 A++ 123
应用物理学 3 上海交通大学 A++ 123
应用心理学 1 浙江大学 A++ 100
应用心理学 2 南京师范大学 A++ 100
应用心理学 3 北京大学 A++ 10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1 南京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 北京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3
北京林业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4 新疆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5 武汉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6 吉林大学 A++ 11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7 西北大学 A++ 114
作者: 221.219.161.* 2005-9-11 02:10 回复此发言
2 回复:大学理科专业排名(高考志愿向导)
理学
本科专业 排名 校 名 等级 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数量
大气科学 1 北京大学 A++ 10
地理科学 1 北京大学 A++ 98
地理科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 北京大学 A++ 194
化学 1 北京大学 A++ 213
环境科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3
生物科学 1 北京大学 A++ 189
数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2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 北京大学 A++ 316
统计学 1 北京大学 A++ 126
物理学 1 北京大学 A++ 205
心理学类新专业 W 1 北京大学 A++ 5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北京大学 A++ 355
材料化学 2 北京大学 A++ 92
地理信息系统 2 北京大学 A++ 117
地球物理学 2 北京大学 A++ 13
环境科学 2 北京大学 A++ 160
理论与应用力学 2 北京大学 A++ 17
生物技术 2 北京大学 A++ 235
天文学 2 北京大学 A++ 4
心理学 2 北京大学 A++ 4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 北京大学 A++ 114
应用心理学 3 北京大学 A++ 100
材料物理 3 北京科技大学 A++ 57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3 北京林业大学 A++ 114
地理信息系统 1 北京师范大学 A++ 117
心理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A++ 44
地理科学类新专业 W 2 北京师范大学 A++ 7
信息与计算科学 4 大连理工大学 A++ 35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 电子科技大学 A++ 194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3 电子科技大学 A++ 77
材料物理 1 东北大学 A++ 57
生物科学 3 复旦大学 A++ 189
数学与应用数学 3 复旦大学 A++ 316
生物技术 4 复旦大学 A++ 235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77
环境科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60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吉林大学 A++ 35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6 吉林大学 A++ 114
生态学 1 兰州大学 A++ 42
地球化学 1 南京大学 A++ 10
环境科学 1 南京大学 A++ 160
天文学 1 南京大学 A++ 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1 南京大学 A++ 114
地理科学 2 南京大学 A++ 98
地质学 2 南京大学 A++ 15
生态学 2 南京大学 A++ 42
物理学 2 南京大学 A++ 205
应用物理学 2 南京大学 A++ 12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4 南京理工大学 A++ 77
应用心理学 2 南京师范大学 A++ 100
应用气象学 1 南京
信息工程大学 A++ 7
电子信息科学类新专业 W 1 南开大学 A++ 13
化学类新专业 W 1 南开大学 A++ 18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2 南开大学 A++ 77
统计学 2 南开大学 A++ 126
化学 3 南开大学 A++ 213
生物技术 1 清华大学 A++ 235
微电子学 1 清华大学 A++ 31
物理学类新专业 W 1 清华大学 A++ 15
应用物理学 1 清华大学 A++ 123
生物科学 2 清华大学 A++ 189
信息与计算科学 2 清华大学 A++ 355
物理学 3 清华大学 A++ 205
数学与应用数学 4 清华大学 A++ 316
生物技术 3 上海交通大学 A++ 235
应用物理学 3 上海交通大学 A++ 123
环境科学 4 同济大学 A++ 160
地理信息系统 3 武汉大学 A++ 117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5 武汉大学 A++ 11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19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7 西北大学 A++ 114
材料物理 2 西北工业大学 A++ 57
统计学 4 厦门大学 A++ 12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4 新疆大学 A++ 114
生态学 3 云南大学 A++ 42
材料化学 1 浙江大学 A++ 92
生物科学类新专业 W 1 浙江大学 A++ 23
应用心理学 1 浙江大学 A++ 100
化学类新专业 W 2 浙江大学 A++ 18
数学类新专业 W 2 浙江大学 A++ 21
数学与应用数学 2 浙江大学 A++ 316
信息与计算科学 3 浙江大学 A++ 355
化学 4 浙江大学 A++ 213
生物科学 4 浙江大学 A++ 189
地质学 1 中国地质大学 A++ 15
海洋技术 1 中国海洋大学 A++ 9
海洋科学 1 中国海洋大学 A++ 10
地球物理学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3
理论与应用力学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7
地球化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0
化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213
材料化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92
统计学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26
生物科学类新专业 W 2 中山大学 A++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