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专业考研考哪些科目?
中医考研科目主要为三大科目:中医综合(300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英语(100分),政治(100分)。
中医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厦门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
对于中医专业考研一定要重视中医综合科目,一定要去看课本,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一定要看,要划重点,不要做太多笔记,不要像抄书那样整理笔记,笔记越精炼、越方便越好,不用在意细节,尽早看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也不能忘记。傲视宝典中医诊断挺好的,中医内科学和中医基础理论可以看过目不妄,中医内科学还可以加上龙凤诀。祝大家成功上岸!
七七网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一、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是一本大学,该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二、浙江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是什么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中
药学、
护理学、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金匮要略》、《方剂学》 、《推拿手
法学》、《中医伤科学》
浙江省重点专业: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中药学、
药物制剂、
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生物科学、
生物工程
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
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
口腔医学、药学、
医学检验技术、
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制药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19]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听力学与仿真耳实验教学中心、听力与言语康复实验教学中心、机能中心、医学信息技术中心、生物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三、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
浙江中医药大学 是以中医中药为优势特色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
浙江大学 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学校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
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
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2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基础医学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口腔医学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设本科专业31个,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五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2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本科生12800余人、硕士生1848人、博士生193人、学历留学生360人。
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主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12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2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专家、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大批专家学者。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特色专业14个,国家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教学平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两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生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6届(毕业后一年)本科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排名位居全省本科院校第二(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调查数据),近些年毕业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中药学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A类3个、B类6个。建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科创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0项。主办《 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报》《浙江临床医学》2种学术期刊。先后与省内外10余个市(县、区)以及浙江省国贸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
学校发挥中医中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英国、捷克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90余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先后聘请50余位外国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了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学校也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等3个专业委员会的副会长单位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基地及国际针灸水平考试基地。
进入******,学校将秉承“求本远志”校训,坚持“学生为本、学术至上”理念,弘扬“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精神,致力于建设以中医中药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优势突出,具有国际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哪些大学有中医专业
我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供你参考一下~
开设有中医专业的院校如下:
天津中医学院 沈阳医科大学
广西中医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三峡大学 海南医学院 内蒙古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泸州医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湖北中医学院 华北煤炭医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承德医学院 安徽中医学院
温州医学院 江西中医学院 浙江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
宁夏医学院 甘肃中医学院
厦门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山西中医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院校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上海中医药大学
4、南京中医药大学
5、成都中医药大学
6、山东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
天津中医药大学
9、湖南中医药大学
10、辽宁中医药大学
11、湖北中医药大学
12、浙江中医药大学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福建中医药大学
15、江西中医学院
16、河南中医学院
17、陕西中医学院
18、云南中医学院
19、广西中医学院
20、安徽中医学院
21、甘肃中医学院
22、贵阳中医学院
23、山西中医学院
以下是分类排名
一、从建校时间排名:1956年,政府决定在东、南、西、北各建一所中医类本科院校,即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这四所是最早建校的中医类本科大学。
二、从更名时间排名:各中医院校建校之初,均名中医学院,从90年代以来,一批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
1993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
1995年,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年,天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年,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
除外,江西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9所中医院校尚未更名。
三、从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覆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
2、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
3、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4、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6、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7、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8、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9、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0、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1、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除外,长春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12所分别拥有不等数目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或省级重点学科,但尚无国家级重点学科。
四、从有无博士点及博士点数目排名: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点24个;
2、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9个;
3、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8个;
4、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6个;
5、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6个;
6、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6个;
7、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5个;
8、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3个;
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2个;
10、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点12个;
11、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点8个;
12、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点5个;
13、长春中医药大学:博士点3个;
14、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点2个。
除外,江西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9所只有硕士点,尚无博士点。
五、有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的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
六、从有无院士或首届国医大师、973首席科学家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2、上海中医药大学;3、广州中医药大学;4、天津中医药大学;5、南京中医药大学;6、成都中医药大学;7、山东中医药大学;9、浙江中医药大学;9、长春中医药大学;10、河南中医学院;11、陕西中医学院;12、广西中医学院。
七、从学校所在城市的地理、经济优势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4、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5、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6、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7、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8、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9、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10、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11、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12、陕西中医学院(西安); 1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4、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15、云南中医学院(昆明);16、河南中医学院(郑州);17、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8、江西中医学院(南昌);19、山西中医学院(太原);20、广西中医学院(南宁);21、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2、甘肃中医学院(兰州);23、贵阳中医学院(贵阳)。
八、从学校所处当地的传统医学历史底蕴排名:
1、南京中医药大学;2、浙江中医药大学;3、成都中医药大学;4、安徽中医学院;5、北京中医药大学;6、上海中医药大学;7、河南中医学院;8、湖南中医药大学;9、广州中医药大学;10、山东中医药大学;11、山西中医学院;12、陕西中医学院;13、云南中医学院;14、江西中医学院;15、福建中医学院;16、广西中医学院;17、天津中医药大学;18、辽宁中医药大学;19、长春中医药大学;20、甘肃中医学院;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2、天津中医药大学;23、贵阳中医学院。
九、当地中医传统氛围情况排名:
1、广州中医药大学;2、成都中医药大学;4、南京中医药大学;3、北京中医药大学。
十、是否是211重点建设大学:
1、北京中医药大学;2、广州中医药大学。
十一、中医学专业最好的学校(8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十二、中药学专业最好的学校(5所):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十三、中西医结合最好的学校(3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十四、针灸推拿专业最好的学校(3所)
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