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日本大学信息类专业排名!!!
日本的信息系统专业是叫情报システム,因此给你代代木补习班的大学入试难易度给你参考,可以点进国立大学及私立大学的工学系(电・情报系),里面有的学校有情报システム专业,透过难易度排行就知哪些学校比较好了.
日本大学的院系设置及专业如下:
法学部
法律学科,
政治経済学科,
报纸学科,
经营法学科,
管理行政学科,
公共政策学科
文理学部
哲学科,史学科,日本文学科,中国语中国文
化学科,英国文学科,德国文学科,
社会学科,
教育学科,体育学科,
心理学科,地理学,地球系统科学科,数学科,资讯系统解析学科,
物理学科,物理生命系统科学科,化学科
经济学部
经济学科,产业经营学科,公共
金融学科
商学部
商业学科,经营学科,
会计学科
艺术学部
照明学科,
电影学科,
美术学科,
音乐学科
文艺学科,演剧学科,广播学科,设计学科
国际关系学部
国际关系学科,国际文化学科,国际交流学科,国际商业资讯学科
理工学部
建筑学科,土木工建科,海洋建筑工学科,机械工学科,精密机械工学科,航空太空工学科,电气工学科,电子资讯工学科,物质
应用化学科,物理学科,数学科
生产工学部
机械工学科,电気电子工学科,土木工学科,建筑工学科,应用分子化学科,管理工学,数理资讯工学科
工学部
土木工学科,建筑学科,机械工学科,电気电子工学科,物质化学工学科资讯工学科
医学部
医学科
歯学部
歯学科
松戸歯学部
歯学科
生物资源科学部
兽医学科,生命化学科,植物资源科学科,动物资源科学科,食品经济学科,森林资源科学科,海洋生物资源科学科,生物环境工学科,食品生命学科,国际地域开发学科,
应用生物科学科
短大生物资源学科
药学部
药学科
日本大学(にほんだいがく、Nihon University),简称日大,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著名综合性大学[1] 。日大和31个国家、1个地区的134所大学有海外学术交流活动,全校占地面积约31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澳门。其图书馆藏书数达600万册,仅次于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2] 。日本大学出身的公司董事长数目前已达26085人,连续29年日本排名第1位。自创建以来,其授予博士学位11507个,在日本私立大学中名列前茅。日大著名的专业有建筑,法学,医学,航空,艺术,国际关系等。东京12大学之一。其中理工学部的建筑学为佐野利器于1920年创建,历史悠久。建筑学校友会“樱门会”与早稻田大学建筑学的“稻门会”还有东京大学的“木叶会”是日本建筑学三大学阀。

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哪个?
中国毕业生出路最好的10所大学
中国毕业生出路最好的10所大学
1.
清华大学
“清华制造”无疑是就业的第一保障,这一地位至今无人撼动。一直在国内一骑绝尘的理工科所培养的毕业生至今仍然是各个行业的追捧对象,出国率和深造的比例也是国内第一。清华新兴的文科院系也以学科新,精度高为特点,拥有新闻,社会学,公共管理,金融和法学等一批热门学科,就业出路令人眼热。多年来清华学子在社会最主流的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均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以基本功扎实,勤奋聪颖和具有团队精神而被评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毕业生。但清华学生也有着过于依赖清华这块金字招牌的傲气,往往坐等海内外顶尖名企来清华招聘,缺乏走出校园寻找机会的冲劲。同时因为每年大批毕业生选择出国,也常常被人诟病。
2.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一直以来号称江南第一学府,强劲的理科在出国上极具优势,也是跟清华,北大,中科大并列的四所学分被美国承认的大陆高校之一。新兴的工科里面的微电子和飞行器制造在全国的高校里面名列前茅。而这两个领域恰恰是近年来的热点,因此复旦的学子在原本不甚擅长的工科里面也开始崭露头角。文科的设置以热门文科为主,而且历史悠久,新闻,国际关系这些学科国内高校无出复旦之右者。尤其重要的是复旦具有在上海的本土优势,一些在上海开展业务的大公司对于复旦学生都是青眼有加。因此,对于想要毕业后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学生,复旦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3.
上海交通大学
上交在上海几乎跟复旦齐名,其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上交的学科设置以工科为主,其中制造业相关领域和IT类专业的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上海恰恰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所以上交的学生也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交大学子脑筋灵活,善于经营,管理能力强,也比较容易进入管理层,尤其是一些在上海的IT类的大外企,每年都会给上交单独留出名额。但是由于学科覆盖面的影响不够宽广,而且在上海的声誉似乎总是稍逊复旦一筹。因此暂列第三。不过上交大的最近十年来的上升势头强劲,随着上二医的加盟和文科的发展,学校整体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学校整体形象实力的提升对学生就业出路一定会起到良好的促进
4.
北京邮电大学
北邮在某些排行榜上的排名虽然低,但是因为其在整个通信行业的影响力无人匹敌。所以就业之好几乎不亚于清华。每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所招聘的新人中北邮的学生几乎占了一半以上。甚至这几个公司每年的招聘笔试主会场就放在北邮。而四大公司的领导层75%以上都是北邮毕业的。所以虽然北邮的出国比例稍逊,但是通信行业的超高待遇,无疑是吸引众多学子的巨大魅力所在。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曾经在90年代很火了一阵子,当时文科的分数线之高几乎可以跟北大抗衡。后来因为经济的调整有些走入低潮。但是最近几年也开始有了强劲的抬头趋势。国内以外贸作为导向的经济结构每年都会制造出对于国际贸易及相关领域的巨量需求,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无疑是其中的执牛耳者。再加上整个学校的教学体制相当先进,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因此也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人才。每年进入德勤,毕马威等国际知名
会计事务所的人数有35%来自于对外经贸大学。
6.
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最近几年已经从前些年中的衰落走了出来,其优秀的生源保证了学生的高质量,人大的毕业生仍然是国内高校就业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群体之一,在公务员、法律、金融
保险、新闻等众多热门行业的录取名单中都可以看到大批人大学子的身影,人大在政界的中层实权校友国内高校无出其右,每年人大考取的公务员是最多的。这主要得益于人大至今仍然牢牢把持着国内高校社会科学总体实力第一的地位,具有社科培养大平台化的优势,而且人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深谙实习求职面试之道。人大的法学,社会学,
新闻学,经济学等今年就业的热门学科的实力仍然在国内数一数二。但是由于人大招收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有点太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精英程度。
7.
北京大学
北大在中国无疑是一个跟清华齐名的金字招牌。但是在全国的实力数一数二的北京大学在就业上的地位似乎与其排名不太相称。主要是由于北大校内学科设置主要以文理为主,较为冷门的人文类专业和理科专业毕业生多,与社会需求结合小,类似于考古,地质,气象、力学和马列主义学院以及理科的众多冷门院系在就业上并没有很好的前景。因此网上常常炒作诸如北大学子卖猪肉和糖葫芦的爆料新闻。但是除掉这些之外的光华,经院,国关的就业实在足以让绝大多数的学校眼红。而北大理科院系的竞争力也在国内名列前茅,每年去国外一流高校深造的学生数量在大陆高校中遥遥领先。
8.
同济大学
在上海的同济大学是一所具有雄厚实力的老牌大学,其专业设置的三个杀手锏足以保证同济在就业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汽车,建筑和土木是同济的三个王牌强系,除了在北京的清华,国内几乎没有可以与之抗争者。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业行政部门和大型企业的高层中,同济学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而最近几年汽车制造业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无疑让每个毕业的同济学子都能获取一份让自己十分满意的职位。
9.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号称“银行行长的摇篮”,目前各大银行的管理层超过三分之一出自中财。中央财经大学离北邮不远,在行业内的地位也类似于北邮。其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内的影响力无人可以匹敌。而执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牛耳的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等学科也给每个毕业于中财的学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他们能够在行业内获得长足而稳健的发展。最近几年,金融领域的热度持续升温,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所以有理由相信,今后几年,中财在就业榜上的排名还会进一步攀升。
上海财经大学在金融中心的上海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仅仅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认可度较高,因此在排名上要逊中央财经大学一筹
10.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有一个美誉,就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外交官出自北外。这是因为北外确实有其先天的优势,尤其是在
英语,
法语,德语等一线外语语种的教学实力在国内遥遥领先。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高端外语类人才也必然会越来越抢手,目前同声传译的月收入一般都在三万元以上,比较好的同声传译年薪百万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要是说学习外语类的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选择。
从排行及各种统计数据看,目前的就业市场上仍然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高校占据这不可逾越的先天优势,而专业类的院校凭借自身特点,在就业上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些排名比自己高很多的综合性院校。从就业市场来说,工程学科如电子、计算机、建筑等学科的就业依然炙手可热,而金融、保险和经贸领域则逐渐
七七网
考哪个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最好?
2008中国大学法学前100名
法学包括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政治学、公安学等5个学科类,共有12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法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3.67%,授予的法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6.86%,法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56%。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1639名是法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9%。
法学是成长中的学科。2007年,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共468所。
名次
等级
校名
1
A++
中国人民大学
2
A++
北京大学
3
A++
武汉大学
4
A+
清华大学
5
A+
中国政法大学
6
A+
吉林大学
7
A+
复旦大学
8
A
厦门大学
9
A
中山大学
10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
A
西南政法大学
12
A
浙江大学
13
A
南京大学
14
A
南开大学
15
A
华东政法大学
16
A
华中师范大学
17
A
山东大学
18
B+
南京师范大学
19
B+
华东师范大学
20
B+
北京师范大学
21
B+
暨南大学
22
B+
苏州大学
23
B+
云南大学
24
B+
湘潭大学
25
B+
中央民族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外交学院
28
B+
东北师范大学
29
B+
华中科技大学
30
B+
华南师范大学
31
B+
上海交通大学
32
B+
湖南师范大学
33
B+
西北政法大学
34
B+
湖南大学
35
B+
广西民族大学
36
B
重庆大学
37
B
上海大学
38
B
兰州大学
39
B
陕西师范大学
40
B
中南民族大学
41
B
西南财经大学
42
B
黑龙江大学
43
B
首都师范大学
44
B
山西大学
45
B
烟台大学
46
B
深圳大学
47
B
河北大学
48
B
辽宁大学
49
B
天津师范大学
50
B
湖北大学
51
B
南京财经大学
52
B
广西师范大学
53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4
B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55
B
扬州大学
56
B
安徽大学
57
B
宁波大学
58
B
郑州大学
59
B
甘肃政法学院
60
B
中南大学
61
B
上海财经大学
62
B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63
B
河南大学
64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5
B
福建师范大学
66
C+
西安交通大学
67
C+
广东商学院
68
C+
同济大学
69
C+
中国海洋大学
70
C+
西南大学
71
C+
宁夏大学
72
C+
安徽师范大学
73
C+
浙江工商大学
74
C+
西北师范大学
75
C+
沈阳师范大学
76
C+
西北大学
77
C+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8
C+
华侨大学
79
C+
海南大学
80
C+
东北大学
81
C+
河北师范大学
82
C+
新疆大学
83
C+
温州大学
84
C+
上海外国语大学
85
C+
江西师范大学
86
C+
上海师范大学
87
C+
东北财经大学
88
C+
武汉理工大学
89
C+
华东理工大学
90
C+
中央财经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浙江师范大学
93
C+
南通大学
94
C+
浙江财经学院
95
C+
电子科技大学
96
C+
华中农业大学
97
C+
河海大学
98
C+
山东师范大学
99
C+
云南民族大学
100
C+
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