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7 16:26:19 | 七七网
苏州大学代码是1028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
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倡导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坚持博学笃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奥、郑辟疆、杨铁梁、查良镛(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谈家桢、陈子元、郁铭芳、宋大祥、詹启敏等30多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历史
1950年,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1941年创办)、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28年创办)、中国文学院(原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27年创办)合并组建苏南文化教育学院。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12月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接收东吴大学相关档案,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
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
1995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03年创办)并入苏州大学。
199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03年创办)并入苏州大学。
2000年,苏州医学院(1912年创办)并入苏州大学。
2012年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并入苏州大学。4月7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挂牌成立,成为教育部宣布取消研究生院设置行政审批之后由高校自主设立的首个研究生院。
师资力量
截止至2020年12月,全校现有教职工5254人,专任教师3464人,其中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院院士,7位发达国家院士,30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1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0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位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各类国家级人才260多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
学科建设
2022年2月,学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儿科学专业;设有132个本科专业,5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2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5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5个“十三五”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物质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重点学科:纺织工程、内科学(血液病)、放射医学、外科学(骨外)
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放射医学、内科学(血液病)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纺织工程、档案学、物理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放射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纺织工程、临床医学、药学、服装与服饰设计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二期):政治学、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特种医学、设计学
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法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体育学、系统生物医学
“十三五”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物理学、统计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教育学(培育)、畜牧学(培育)
省品牌专业:法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纺织工程、临床医学、历史学、化学、金融学、艺术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学、档案学、生物技术、通信工程、放射医学、运动人体科学、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护理学、行政管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七七网
学生成绩
苏州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性的卓越型人才为定位,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深化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学校设立了2个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近年来,学校学生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200余人次。2013年我校成功举办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并以团体总分全国第二的成绩再捧优胜杯;2018年,我校在“创青春”创业大赛专项赛中获得金奖1项,铜奖2项。在近四届奥运会上,陈艳青、吴静钰、孙杨和周春秀四位同学共获得了“五金一银一铜”的佳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特别致信表示感谢。
学术科研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5个省部级工程中心。
学校实施“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科研创新工作取得累累硕果。2021年截至11月,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5项,其中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艺术学年度项目3项,位列全国第5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14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4项。自然科学领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项,国防重大项目1项;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第一合作单位),第八届树兰医学奖1项,第三届“科学探索奖”1项;23人次入选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年全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4774篇,其中SCIE收录3085篇,授权知识产权1390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81项、国际专利授权29项,实现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210件。此外,苏州大学还入选科技部、教育部首批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高校。
学术资源
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超500万册;拥有丰富的中外文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215万余册,电子期刊192万余册,电子学位论文1225万余册。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和法学版三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中国血液流变学》和《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年来,刊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摘编,其转载量一直位居综合性大学学报排名前十。2018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教育科学版)双刊同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期刊,2021年同时入编北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CSSCI核心(2021-2022版)来源期刊,《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和《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为CSSCI扩展版(2021-2022版)来源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7月,苏州大学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18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学校每年招收6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3000多人次。
2007年起学校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建立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2010年,入选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2011年,在老挝成功创办中国第一家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该校现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的重要驿站和文化名片。2018年3月,苏州大学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署共建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协议,苏州大学出国留学培训基地成为江苏省首家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2015年,参与创建江苏—安大略省大学合作联盟。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符号学基地联盟。2018年,倡议成立中国东盟医学教育大学联盟并成为首届理事长单位。2018年学历留学生突破1000人, 在校留学生达到3250人,连续多年获“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七七网(https://www.397577.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谁知道苏州大学及各专业代码?的相关内容。
苏州大学提供了广泛的理工科学科和人文社科专业,具体代码如下:
关于学费和住宿费,苏州大学按照江苏省物价部门的核准标准收取,具体金额可在省级招生计划、学校财务处网站或本科招生网查询。新生报到手册会提供各专业详细收费标准,而住宿费每年大约在500元至1500元之间,如遇校区调整,费用将按江苏省物价部门新核准标准执行。
以上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苏州大学,旨在为学生提供参考,具体详情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以上,就是七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州大学代码是多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七七网:www.397577.com请问一下苏州市职业大学的专业代码是多少?11054专业代码:省:1270(普通类、艺体类代码),1470(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代码),1675(中外合作办学代码),省外:11054,各省以所在省份教育主管部门公布为准。苏州市职业大学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代码是多少?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13792,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是郑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坐落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校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
焦作大学代码是多少?学校全称:焦作大学,学校国标代码:11522,河南省招生代码:6256。办学性质及类型:综合性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层次:专科。办学地点:河南省焦作市人民路3066号(南校区)、焦作市工业路458号(北校区)。颁发证书:1.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焦作大学。2.颁发学历证书的证书种类: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3.学历证书经教育部电子
吉林大学代码是多少?吉林大学代码是1018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学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
唐山学院代号?唐山学院代号唐山学院的学校代码是11033,而专业代码则是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030101(法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0503(汉语国际教育)、0507(秘书学)、0502(英语)、050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汽车服务工程)、080208(材料类)、0804(电子信息工程)、080701(土木类)、0801(环境工程)
汉口学院代码是多少汉口学院学校代码是11800拓展知识:汉口学院(HankouUniversity)位于江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涵盖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迹蔽等6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汉口学院的前身为创办于2000年9月的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四所
闽江学院代码是多少?闽江学院代码是10395。闽江学院是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原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和原闽江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2010年,福建音乐学院并入闽江学院。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院校代码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是12679。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信息中,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原始标识码为4132012679,默认取后5位12679为学校代码。1、学校代码说明学校代码主要在高考时会用到,用于区分不同学校和不同招生类型,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代码也不相同。但是我们发现,很多省市教育考试院对在本省招生的学
2024-03-25 16:21:08
2024-06-14 08:18:00
2024-02-25 16:09:50
2024-06-08 17:22:23
2024-06-28 01:52:02
2024-06-23 09: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