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解读 > 正文

全国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工科大学真实排名

2023-08-17 22:59:33 | 七七网

今天,七七网小编为关注专业解读的同学们准备了全国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工科大学真实排名,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全国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工科大学真实排名

全国重点工科大学排名

全国重点工科大学排名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中国的著名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在科技、工程、数学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堪称“中国工科第一大学”。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航空航天科技为核心,涵盖航空、航天、自动化、材料、力学、光电、信息等多个领域,是中国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重要高校之一。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内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技术科学是该校的代表性特长,以航天、物理、材料、化学、数学等为主要特点。

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之一,以工科、医科和管理科学为主,工科领域实力非常强劲,著名的工科领域有机械、电气、计算机等。

5、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以工科为主,涵盖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领域。

6、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一所综合性大学,知名的工科领域有机械、材料、能动、生物医学、计算机等。该校在科研方面也颇具实力,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特点

1、工科实力雄厚:上述六所高校均以工科为主要特色,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工科实力更是独树一帜、闻名遐迩。

2、美誉度高:这些高校在中国以及全球享有良好的声誉,因其多项科研成果、教学水平、综合实力等方面表现突出,赢得了政府、企业、学界等广泛的认可。

3、科研成果丰硕:这些高校在科研方面保持着出类拔萃的成绩,涉及领域较广,包括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4、教学质量高:这些高校在教学方面实力雄厚,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等方面都有一定特色,一直以来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5、严格的学术氛围:这些高校都拥有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和先进的学术环境,努力培养学术创新精神和学术诚信,培育出了一批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全国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工科大学真实排名

中国工科大学真实排名

中国大学工科实力评级 工科实力A类大学

2022

层次 排名 学校名称 省市 类型 总分

A+ 1 清华大学 北京 综合 399.4

学科规模 19.6 高端人才 60.0 学术论文 40.0

学科实力 30.0 科研项目 80.0 科研平台 40.0

学科精度 29.8 重大成果 100.0

A+ 2 浙江大学 浙江 综合 263.8

学科规模 16.0 高端人才 35.2 学术论文 31.1

学科实力 18.2 科研项目 51.3 科研平台 29.5

学科精度 22.3 重大成果 60.1

A+ 3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综合 228.8

学科规模 17.6 高端人才 30.4 学术论文 29.9

学科实力 16.4 科研项目 48.0 科研平台 29.2

学科精度 17.1 重大成果 40.2

A+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理工 214.8

学科规模 18.4 高端人才 22.2 学术论文 31.2

学科实力 17.2 科研项目 48.2 科研平台 28.1

学科精度 17.7 重大成果 32.0

A+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理工 214.8

学科规模 14.8 高端人才 23.0 学术论文 19.7

学科实力 16.0 科研项目 39.6 科研平台 24.7

学科精度 19.8 重大成果 57.2

A+ 6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综合 205.7

学科规模 15.6 高端人才 23.2 学术论文 23.8

学科实力 13.4 科研项目 45.5 科研平台 30.3

学科精度 16.6 重大成果 37.3

A+ 7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综合 201.5

学科规模 13.6 高端人才 21.9 学术论文 24.8

学科实力 13.8 科研项目 46.9 科研平台 25.7

学科精度 18.7 重大成果 36.2

A+ 8 天津大学 天津 理工 180.2

学科规模 17.6 高端人才 22.8 学术论文 23.9

学科实力 16.1 科研项目 48.4 科研平台 18.9

学科精度 17.3 重大成果 15.2

A+ 9 东南大学 江苏 综合 175.7

学科规模 17.2 高端人才 15.4 学术论文 21.9

学科实力 15.8 科研项目 35.5 科研平台 18.4

学科精度 17.7 重大成果 33.8

A+ 10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理工 169.9

学科规模 18.4 高端人才 13.4 学术论文 18.3

学科实力 12.9 科研项目 36.9 科研平台 20.7

学科精度 13.3 重大成果 35.9

A+ 1 1 同济大学 上海 理工 157.4

学科规模 14.4 高端人才 16.3 学术论文 18.9

学科实力 14.2 科研项目 36.7 科研平台 19.6

学科精度 18.2 重大成果 19.1

A+ 12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理工 154.3

学科规模 12.8 高端人才 15.3 学术论文 15.9

学科实力 11.4 科研项目 35.0 科研平台 1 1 .5

学科精度 17.3 重大成果 35.2

A+ 13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理工 150.0

学科规模 17.2 高端人才 16.0 学术论文 20.2

学科实力 13.2 科研项目 37.7 科研平台 18.0

学科精度 14.5 重大成果 13.3

A+ 14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理工 146.1

学科规模 14.8 高端人才 13.9 学术论文 18.1

学科实力 10.6 科研项目 32.3 科研平台 20.4

学科精度 12.9 重大成果 23.2

A+ 15 北京大学 北京 综合 142.9

学科规模 8.0 高端人才 20.2 学术论文 18.5

学科实力 8.1 科研项目 25.3 科研平台 12.3

学科精度 20.2 重大成果 30.3

A+ 16 中南大学 湖南 综合 140.9

学科规模 13.9 高端人才 10.6 学术论文 21.4

学科实力 12.9 科研项目 30.0 科研平台 16.0

学科精度 15.9 重大成果 20.2

A+ 17 武汉大学 湖北 综合 133.1

学科规模 15.5 高端人才 12.7 学术论文 18.2

学科实力 1 1 .1 科研项目 29.5 科研平台 1 1.4

学科精度 12.5 重大成果 22.1

A+ 18 重庆大学 重庆 综合 132.7

学科规模 17.6 高端人才 10.5 学术论文 17.7

学科实力 1 1 .0 科研项目 33.5 科研平台 18.0

学科精度 1 1 .6 重大成果 12.7

A+ 19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理工 122.8

学科规模 10.8 高端人才 15.8 学术论文 16.3

学科实力 9.5 科研项目 25.0 科研平台 13.5

学科精度 15.7 重大成果 16.2

A+ 20 四川大学 四川 综合 115.4

学科规模 17.2 高端人才 9.3 学术论文 16.5

学科实力 1 1 .1 科研项目 24.6 科研平台 15.2

学科精度 1 1 .7 重大成果 9.8

A 21 东北大学 辽宁 理工 1 10.7

学科规模 14.7 高端人才 7.1 学术论文 14.6

学科实力 10.1 科研项目 23.1 科研平台 13.2

学科精度 11.3 重大成果 16.5

A 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理工 106.9

学科规模 12.8 高端人才 13.1 学术论文 20.4

学科实力 10.0 科研项目 22.5 科研平台 7.1

学科精度 14.5 重大成果 6.7

A 23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理工 105.7

学科规模 10.8 高端人才 8.6 学术论文 15.1

学科实力 7.7 科研项目 23.3 科研平台 13.7

学科精度 13.5 重大成果 13.0 七七网

A 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理工 102.7

学科规模 9.6 高端人才 6.3 学术论文 12.0

学科实力 7.9 科研项目 22.6 科研平台 12.1

学科精度 13.9 重大成果 18.4

A 25 南京大学 江苏 综合 101.6

学科规模 9.6 高端人才 13.8 学术论文 14.7

学科实力 7.5 科研项目 20.5 科研平台 5.7

学科精度 14.2 重大成果 15.4

A 26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理工 96.7

学科规模 14.7 高端人才 6.6 学术论文 1 1.5

学科实力 9.8 科研项目 18.4 科研平台 8.7

学科精度 1 1 .5 重大成果 15.4

A 27 湖南大学 湖南 综合 95.7

学科规模 12.0 高端人才 8.2 学术论文 12.3

学科实力 7.7 科研项目 19.7 科研平台 9.8

学科精度 1 1.9 重大成果 14.1

A 28 吉林大学 吉林 综合 94.5

学科规模 15.5 高端人才 6.2 学术论文 15.5

学科实力 8.9 科研项目 18.6 科研平台 1 1 .8

学科精度 9.9 重大成果 8.0

A 29 山东大学 山东 综合 94.2

学科规模 13.2 高端人才 7.5 学术论文 16.2

学科实力 8.3 科研项目 20.1 科研平台 9.4

学科精度 1 1 .3 重大成果 8.2

A 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理工 90.5

学科规模 13.1 高端人才 7.6 学术论文 13.5

学科实力 8.3 科研项目 20.0 科研平台 6.6

学科精度 10.8 重大成果 10.6

全国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工科大学真实排名

中国最好的工科大学是哪个?

  • 01

    全国最牛的10所工业大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

    工业大学,主要是指研究原料采集与产品加工制造的产业或工程的高等院校。下面这些工业大学可以说算是我国工业大学中的佼佼者,不仅院校层次高,而且学科实力十分强劲,能够考进去的话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

    1、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理工为主,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哈工大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99年被确立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哈工大,是“建筑老八校”之一。

    2、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如今西北工业大学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它的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环境与生态、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前1%。

    4、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有25个学科入选,其中只有管理科学与工程被评为A等级,不过像计算机、机械、仪器等也都有着不俗的实力。

    5、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它的前身是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经过不断的变革发展,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6、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拥有百年办学历史,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南京工业大学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3个。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被评为A等级,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省第一。

    7、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已进入1.9‰。

    8、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河北工业大学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异地办学的211院校。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领域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

    9、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覆盖工、文、理、艺、经、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北工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

    10、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最早的学科始建于1912年,1958年开始独立办学,原名河北纺织工学院,1968年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实力全国位列第一。

以上就是七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全国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工科大学真实排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七七网。
与“全国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工科大学真实排名”相关推荐
全国各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工科实力排行出炉
全国各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工科实力排行出炉

全国各大学工科专业排名?国内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理工科专业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毫无疑问会上榜,上榜的理由也非常的简单,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计算机的,很多行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是现在很热门的理工类专业之一,受到考生的欢迎,虽然学习起来复杂难懂,但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一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3.通信工程通信

2024-03-31 19:44:55
中国工科专业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中国工科专业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中国大学排行榜第一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第二档: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第三档: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部分高校简介: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

2023-04-24 19:41:53
中国工科大学排名(工科院校排名全国)
中国工科大学排名(工科院校排名全国)

中国工科大学排名中国工科大学排名前三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1、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享有盛誉的重点高等学府之一。学校创建于1920年,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市。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工科为主,并兼具理、工、管、文、经、法、哲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多个学

2024-01-14 02:20:19
大学中工学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工科实力排行出炉
大学中工学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工科实力排行出炉

全国各大学工科专业排名?国内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理工科专业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毫无疑问会上榜,上榜的理由也非常的简单,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计算机的,很多行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是现在很热门的理工类专业之一,受到考生的欢迎,虽然学习起来复杂难懂,但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一方面还是很有潜力的。3.通信工程通信

2024-03-16 00:21:50
全国理工类大学排名一览表(中国大学理科实力排名)
全国理工类大学排名一览表(中国大学理科实力排名)

全国理工类大学排名一览表全国理工类大学排名依次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截至2021年9月30日,学校有校本部,威海、深圳2个校区,校园面积565.4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5.08万平方米,22个学院(部),107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后科研

2023-10-21 08:24:07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全国各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全国各大学工科专业排名?

工科类专业学校排名工科类专业学校排名1.Q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最知名的大学排名之一。在工程与技术领域,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通常排名靠前。其他著名的工科类学校包括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2.THE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是另一个广泛认可的大学排名。在工程与技术领域,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常常被列为前几

2024-01-18 00:46:41
大学所设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工科实力排行出炉
大学所设工科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工科实力排行出炉

工科类专业学校排名工科类专业学校排名1.Q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最知名的大学排名之一。在工程与技术领域,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通常排名靠前。其他著名的工科类学校包括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2.THE世界大学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是另一个广泛认可的大学排名。在工程与技术领域,牛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常常被列为前几

2024-04-13 16:02:51
中国工科专业排名 全国数学专业大学排名
中国工科专业排名 全国数学专业大学排名

西安工业大学排名全国第几西北工业大学的全国排名大约在25-30名之间徘徊。在校友会版的排名中位列第32位,而在软科版的排名中位列第25名,在省内西北工业大学位列第二,因此在全国高校中,西北工业大学的排名大约在25-30名之间徘徊。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

2023-04-24 19: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