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哈师大附中名师解读黑龙江高考试卷,准高三要这样备考

2023-06-06 16:55:37 | 七七网

中国人大2017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日前《零点高三》从中国人民大学四川招生组获悉,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工作即将启动。那么,中国人民大学今年出台了哪些招生政策?哪些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今年的专业录取方式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零点高三》带您一起来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四川招生组答《零点高三》粉丝及考生问。

问1:今年贵校在川招生计划是多少?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计划有无增加?今年在川招生分别有哪些专业?

答:我校2017年度本科生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暂未制定完成,一般而言,我校实力较强的专业都会在川投放。具体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请以四川省招生考试机构公布信息为准。

问2:请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答: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6个教学单位(23个学院、3个研究院)、25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1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其中自主专业35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2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其中自主专业32个、交叉学科7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问3:去年贵校在川招生分数是多少?

答:2016年我校在川外语提前批文科提档线为623,理科提档线为667;普通一批文科提档线为625分,理科提档线为673分;中法学院文科提档线为604分,理科提档线为653分。

问4:一般来说,高出一本线多少分报考贵校就比较有希望?

答:因为每年考题难度不一,分数差别很大,重点线也不同,所以与其看高出多少分,不如认真研究提档分在全省的排名更有参考意见。具体情况可以在填报志愿时联系我校四川招生组老师。

问5:贵校有哪些重点学科?有哪些国家级特色专业?

答:我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最新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学科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问6:贵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情况以及出国留学情况介绍。

答: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239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港澳台地区25所高校(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16年12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13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7家,美洲4家,非洲1家,亚洲1家。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校还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包括世界汉学大会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等13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约翰•纳什、泽尔腾、托马斯•谢林,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台湾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西亚迪斯,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等81位知名人士为名誉教授。

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几年来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首先,我们与全球244所知名高校签订校际交流协议,每年有13个国家公派项目,7个国际交流校长奖学金项目、72个校际交换项目、38个寒暑期项目及国际会议、海外实习等项目供学生选择,此外还有各院系的院际交流交换项目,每年派出近2000名学生出国交流,并且在出国费用上提供专项支持;我们从09年开始每年七月举行为期4周的国际小学期,邀请海外名师和优秀的国际学生来到人民大学教学、学习,营造出跨学科、跨文化的国际化教学氛围,深受学生欢迎;此外,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作为国内首家以人文社科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学院,采取“本硕连读、5年3学位”的培养模式,直接从高考中选拔优秀学生,也在提升学校国际性、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并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问7:贵校近年来的就业情况介绍。

答: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就业率高、升学比例高、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竞争力强、就业机会多。

我校2016届毕业生共有6673人。截至2016年七月31日,总体就业率为98.55%。本科生毕业生共有2936人,就业率为97.17%。2016年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高达64.51%,其中,国内升学32.70%,出国留学31.81%。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57.43%;就业行业涵盖各领域,呈多元化分布,其中以金融业,政府机关、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教育行业为主;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占比53.34%),其次是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我校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品质、执行力等16个方面的能力要素满意率超过90%。

ATA测评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排行榜总榜单中,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2014年,英国《金融时报》发布全球商学院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在“学习目标”单项指标排名中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九。在本次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在学习目标达成(Aims achieved rank)、工作经验(Work experience rank)等多项指标上名列前茅,并且在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方面表现优异。

我校重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学校配备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就业工作队伍,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这套体系依托校内优势学术力量,包含职业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讲座、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意向调查、就业指导课、个性化就业咨询、心理辅导、特殊群体帮助等,内容丰富,体系健全,实现了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我校毕业生竞争力强、就业领域广、发展后劲足,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

问8:贵校关于转专业的条件。

答: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学校实行本科生转专业制度。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所有招收本科生的学院按一定比例为在校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提供专业调整的机会,凡符合学校和各学院规定的转专业条件的学生,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经考核,成绩合格者可以转入新专业学习。本科生转专业时间为在校第二学期或第四学期。特殊类型的考生需要参考相关招生简章

此外,本校鼓励选修第二学位,只要在校期间修满目标学院所需要的学科与学分,既可以毕业时申请授予第二学位。相对而言,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而言,这种自由度就非常大。

问9:贵校有实验班或者名人班吗?贵校会不会在大一新生中选拔一部分新生进入实验班或名人班?

答:我校“实验班”是一种教学改革的形式,是学校为了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一批专业精英,以适应市场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而实行的特殊教学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实验班列表

问10:贵校有没有健全的辅修制度?请问哪些学科可以辅修?

答:前面其实我们已经说过,我校鼓励学生自主跨专业选修课程,采取双选认证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可自主选择副修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毕业时按所修学分情况,可获得副修学士学位或副修专业证书。该制度以其“低门槛、更灵活、有证书”的特点,广受学生欢迎。

问11:贵校有没有跨校辅修制度?

答:我校没有具体的跨校辅修制度,但是不限制到外校辅修,学生如果在外校辅修了课程,需要先到其所在学院再到教务处教务科进行学分认定。

问12:贵校是否认可加分(投档加分和专业加分)?

答:按照教育部及各省级高招办有关文件的规定,部分考生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会享受加分,加分幅度依据考生的特征而定。在调档时,对享受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政策性加分投档的考生,我校承认考生其中最高一项加分,且最高不超过20分。在录取进入专业或在发生退档的情况时,所有考生均以实考分为准。

问13:贵校的调档比例是多少?会不会因为调档比例原因而退档?

答:实行平行志愿模式投档的省份,调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05%。

在实际录取时,为了保证高分考生的利益,我校尽量合理控制调档比例,只要考生服从专业调剂,无特殊情况,调档后一般不退档。

问14:哪些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

答:我校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等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法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收英语和法语语种的考生。报考外语类专业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办组织英语口试,考生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外语类保送生无此项要求。

问15:贵校今年的专业录取方式。

答:录取专业时,所有投档考生按实考分排队,由高到低依次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减一个分数级差进入第二个专业志愿排队,依此类推。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高考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做退档处理。

我校设置1分的专业分数级差。专业级差是在录取过程中分专业时采用的技术手段,只有当多人报考同一专业但报考顺序不一致时,才发挥作用。

问16:请问贵校的师资力量如何?

答: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黄顺基、卫兴华、胡钧、陈共、严瑞珍、高铭暄、孙国华、王作富、许征帆、庄福龄、何沁、高放、方汉奇、李占祥、赵履宽、邬沧萍、陈先达、张立文、钟宇人、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学术精湛、锐意创新,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其中16人入选“千人计划”项目,6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项目,11人入选“万人计划”项目,66人入选“长江学者”,6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7人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8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25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8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1人入选首批“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

问17:请问贵校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

问18:请问您对四川考生的志愿填报有何建议?

答:人民大学的专业没有好坏之分,近年来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是齐头并进,只是在招生时各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略有差异。这一方面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与部分考生的“从众心理”有关。仔细研读过我校各专业介绍的考生可以发现,人大几乎所有的本科专业在全国高校的同类学科中都处于一流地位,其中又有很多学科位居全国第一。这充分说明了人民大学雄厚的学科发展实力。因此,我们建议广大考生,把对专业认识的眼光放远、范围放宽,根据个人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避免扎堆。

对于有实力报考人民大学这样一所一流高校的考生而言,不要纠结于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别,紧盯某几个专业不放,我校的所有专业都具有雄厚的师资、优质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内均属一流,无论在哪个专业学习都能够成长成才,即使录取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够匹配,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所喜爱学科的知识体系的培养,更能够通过职业规划实现自己的梦想。

问19:贵校的联系方式:

答:人大阳光招生信息平台:www.rdzs.com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邮编:100872

招生办公室地址:人大校内学生事务楼(北区食堂)6层

人大阳光招生热线:400-0123-517

四川招生组手机:18514720028

传真:(010)62511156

E-mail:zsb@ruc.edu.cn

人大阳光招生信息平台:rdzs.ruc.edu.cn或www.rdzs.com

官方微信:人大阳光招生

四川招生QQ群:499526935

四川招生微信号:18514720028

四川招生宣传微博:

http://weibo.com/RUCsichuanzhaosheng/

·END·


高考理想网(GKLX.NET)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人大2017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供您参考。同时我们还为广大考生提供了: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公式定理、高考满分作文、高考模拟题、高考真题高考分数线高考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全国大学排名、专业信息解读等最新高考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请持续关注高考理想网!

哈师大附中名师解读2017黑龙江高考试卷,准高三要这样备考!

2017年度高考已经结束,今年的高考试题怎么样?对下一届的考生有什么指导意义?下面来听听附中名师是怎么说的……

语文

哈师大附中语文教师、高三备课组长韩占军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基本坚持了稳中有变的原则,体现了高考语文致力于改革的决心。

“稳”在试卷中表现的第一个方面是整体布局的稳定。

整套试题依然由四大部分构成: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每一部分的分值比例也相对稳定。“稳”表现的第二个方面是相关试题的设定基本稳定。论述类文本阅读3选择题9分,古代诗文阅读3选择题2翻译题19分,语言文字运用3选择题2简答20分,作文60分。这些都是常见试题,在最近几年的考试过程中保持了稳定性。

“变”才是今年高考试题可喜的地方。

首先改变了试卷的主客观试题比例。

以往的语文试题客观题分值为32分,今年的客观题分值增加到43分。这种试题设置的调整,我认为是有利的,它降低了评分过程中主观题的比例,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认识问题、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改变了现代文阅读的答题要求。

(1)论述类文本阅读在做选择的过程中出现了选择“正确的一项是”的要求,这是以前没有的考察的。

(2)以往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选一作答,满分是25分。今年的阅读改为必答,总分为26分。实际上是增加了阅读和答题的数量。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今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出的是林徽因的《窗子以外》,这是一篇散文,命题为一道选择,两道简答,共14分。

简答题考察了对“窗子”这一对象的含义说明,这是比较常规的问法,学生可以结合文章内容,由表及里,给出答案。还考察了人称交替使用,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这个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会找不到答题角度。其实只要从不同人称的效果出发,还是可以找到依据的。不过没有所谓的答题模板,更能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这也是令人感到高兴的地方。

实用类文本考察的是两则材料的新闻,试题设置为一道单选,一道多选,一道简答。关于这个试题的考察信息在两年前就出现在大纲里,这是第一次出现在考卷上,不过这对于考生来说并不陌生,类似的训练已经经历多次。简答题分值只有4分,相对难度不大。

(3)古代诗歌阅读部分变革按照考纲如约进行,一道多选,一道简答。选择题部分考察的比较细微,没有关于艺术手法的大角度,而是对运用李揆典故的赏析,这是一个小切口的问题,重在考察学生的理解和赏析。在简答部分考察的是诗人的性格,这要求学生必须针对问题作答,切不可一味地向情感方向作答。

(4)在语言运用上,调整了第19题和第21题。19题更倾向于谦敬得体,日常交流。21题更要灵活一些,在给出例句参考之后,让学生结合材料写出另两处问题,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注意问题的逻辑,还考察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

(5)作文的变化。今年的作文出了六句名言,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来谈带给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这个命题近合社会价值,远合传统文化。个人认为近两年作文写作在逐年变化,从大国工匠到语文素养,从权衡比较到谈谈自己的感受,再到今年的六句名言的选择,体现了一种进步,一种对写作模式的打破,一种对立意审题的抉择。看起来好像是淡化了审题,却又强调了要求。这六则名言体现了自强、家国、内涵、胸怀、担当、自信等积极的成分。要确定组合一个基础,还要注意引用的合理。学生在自己的理解之下是容易创作出精彩的文章的。这正是考察的重点,人文的再现。

之所以认为可喜,我个人觉得今年的命题和大纲是一致的,完全遵照了大纲的要求。再就是语文命题正在努力探索,越来越表现出对模式的突破,让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更倾向于理解。一句话,语文真的越来越人文,以后真的不太可能临阵磨枪战语文了,要日积月累,微尘生光。

数学

哈师大附中数学名师王欣解析高考数学试卷,王欣介绍,今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Ⅱ卷坚持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考查,试卷难度结构合理,易中难的比基本上还是5:3:2。

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集合、复数、三视图、程序框图、三角函数的性质、线性规划、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平面向量、导数仍然是高频考点,但与去年比较,选择题更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及传统文化精髓的考查。在理科选择题中出现了三道应用性问题,这是近几年高考中都比较少有的一种情况。

从试卷难度来看,容易题约为80分,中档题约为41分,难题约为29分,易中难的比基本上还是5:3:2,但试题灵活度增大,综合性增强,尤其是解答题的运算量加大了。

今年理科数学试卷许多试题都是考查单一知识点或是在最基础的知识交汇点上设置,如选择的1至6题及第9、10题,以及填空的13至15题。选择题第7题对于逻辑推理的考查,加入了实际问题的应用,增加了题目的趣味性,出题较为新颖。同时,试卷注重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运用,都是运用基本概念分析问题,基本公式运算求解、基本定理推理论证、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考查运算求解、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数据处理以及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运算求解能力贯穿试卷始终。

英语

哈师大附中英语教师徐丹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2017年度全国高考英语新课标II卷,延续了2016年的命题思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体现了高考命题以稳定为主的命题原则,注重了对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意识的考查。命题以突出语篇和语境、重视考查考生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强调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原则,与去年题型和评分标准保持不变,试卷总体难度相对稳定。试题考查体现了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阅读理解

今年的阅读理解试题体裁以应用文、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语言地道生动、原汁原味;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回忆友人展现友谊,介绍科技新发明飞行汽车,植物如何应对危机到人们如何在工作中拒绝他人打扰等。答题时需要考生对整段文章进行阅读,并且结合前后文,对材料进行梳理,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其中22题,25题等需要考生对原文照应处语句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一篇记叙文,内容是一位老师回忆自已的一位学生。虽然他已不幸逝世,但通过对他的追忆,一位个性鲜明的小男孩跃然纸上。试题难易适中,考生应注重从整体语篇分析,把握出题者意图,关注重点较有区分度的几处设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试题重点考查了实词,其中9个动词辨析,8个名词辨析,3个形容词辨析。

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

这两个题型对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对考生在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基础用语表达方式方面设置了考点。语法填空介绍了伦敦地铁, 其中有7处给了提示词,分别对词性转换、单复数、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方面进行了考查;3处没给提示词,分别考查了介词、代词、冠词。答题时需要学生不仅只关注语法,同时也应对语意和句子结构分析理解到位。短文改错描写了两位教师夫妻的生活,难度不大。

写作

此部分依然是一封邀请信,话题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试题注重在一个比较真实的交际语境中让考生使用英语作为沟通交流的一个工具。试题内容是邀请外教参观中国剪纸艺术展,内容要点较开放,延续了近年高考写作试题的考查风格,也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外文化彼此的交流。其中,剪纸艺术展的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思考,构思出合理贴切的拓展。

理综

化学

  

黄学亮,哈师大附中化学教师,化学教研组组长,哈尔滨市优秀教师,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结构微调难度平稳

考查能力实验增加

2017年度高考化学试题的试题结构和2016年相比略有调整,一是取消了选修题中的化学与技术,由去年的三选一变成二选一。二是主观题部分减少了每道题的问数,由去年的每道题9到10小问变成了每道题7到8小问。

试题难度和2016年相比变化比较平稳,主要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试题仍以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为主要考查点,涉及到化学与生活、元素周期律、电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实验、电离平衡、化学平衡、有机化学等。二是命题的形式并不刻意回避经典,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和近年高考题中常见的形式为主。三是简答题和难题比例合理,涉及到的教材基础知识和考纲中的基本能力要求的比例较大。

试题在注重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13题设计到的虽然都是常见物质和反应,但需要学生具备知识迁移能力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能力,26题要求学生具备严密的推理能力,27题要求学生具备利用速率和平衡理论解释实际工业生产问题和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35题要求学生具备理解题中所给的新的概念实质并解释其相关规律原因的能力,36题要求学生具备利用有机反应类型知识推理未知反应过程的能力。此外,多道试题都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试题进一步增加了关于实验的考查,必修中的有机化学知识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在以往的高考中并不多见,另外26题和28题都考查了滴定计算,加上实验仪器选择、实验现象、误差分析等,试卷中涉及到的实验知识的问题接近总分数的30%。

此外,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教材和考纲中没明确出现过的概念和知识,例如电子亲合能、大π键、标准溶液的标定、配位化合物和沉淀之间的转化。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需要在复习过程中过多的引入课本和考纲以外的知识,增加复习负担,但对相似概念和问题的复习中更深究其本质,才能更好的利用已有知识解决这些新情景下的新问题。

物理

  

王庆平老师,是哈师大附中教师,教龄十五年。物理教育硕士,哈尔滨市优秀教师,省课改先进个人,省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曾获省物理竞赛委员会特别颁发的物理竞赛突出贡献奖。在《物理通报》、《中学物理》等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今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物理部分试题的命题特点仍是“稳中有新,稳中有变”,物理试卷共110分,8+2+2+2(选修)结构,作为考纲调整后的首次高考命题,今年的考题实现了平稳过渡,必考题中只是增加了含有选修3-5的内容元素,总体难度保持不变。

由于2016年10月初,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就2017年度高考的考核内容、考核目标、考试内容及范围做了重大调整。物理科目考试中,新考纲要求要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新考纲对物理考试内容也进行了优化。此前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

由于考纲重大和突然的调整,所以今年的考题格外引人关注,我们首先来看这方面的考题情况。选择题第15题,将选修3-5的内容的考查浓缩成一个综合性的选择题;既考查了原子核衰变的核反应规律,又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此题不涉及计算,题目难度较低。符合之前复习过程中的预估——临时由选考内容调整为必考内容,第一次考查不会太难。

第二、物理试题紧扣考试大纲,题目工整严谨,科学性强,富有内涵,没有偏题怪题,但要得高分不容易,有较好的区分度,正是“于平淡处见真灼”的完美体现。总体看,物理试题注重从物理概念、物理思维、科学探究及科学态度等方面综合考查考生的科学素养。

1、注重试题内容与学生生活情境及生产实际的联系。第21题、24题、选考33题的(2)和选考34题的(2)都融进物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加强生活常识与物理模型、物理规律考查,这也正是物理学科魅力的体现,也能反映出考生对物理的热爱程度。例如第21题(选择题)以学生动手的小制作——简易电动机为题面,考查了电路分析、安培力方向判断以及惯性等知识,题目新颖,有一定难度。

2、重视能力考查,处处体现五大能力的考查。选择题总体考查的较为基础,但其中总有些小变化,真正考查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以及应变能力。另外第22题、23题和25题难度较高,突出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等。

3、实验题第22题和23题,符合历年出题“一力一电”的规律。都是创新题目,难度较大。其中第22题考查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规律,这个规律本身很简单,但建模较难。

学生对第23题的处理较能体现其核心素养,该题考查的极为全面,包括了对实验仪器的保护、误差以及选择器材的基本原则等。该题的原理较难,需要通过认真审题、分析电路的特点进而找到规律,但这个核心原理只涉及一问。其余四问都是常规问题,只要学生有耐心有信心读完题,都较容易得分。

当年的高考题都特别值得我们分析和体会,虽然是笔试,但特别能体现物理的学科特点,能反映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物理、是否观察和感悟生活情景,是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的全面考验。极其精妙,恰到好处。

生物

  

张庆岭,中学高级教师,哈师大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市兼职教研员,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创新先进工作者”、省“教学能手”、省“课改先进个人”、省“十佳”生物教师、市优秀教师、市新一代创业人标兵、“身边好教师”等荣誉称号。

2017年度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试题在保持稳定和连续性的同时,仍在不断调整中发生着变化,非选择题作答时的书写难度明显增大,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

一、试卷结构保持稳定,不避旧题变式

今年的试卷在考查形式上并未改变,结构延续前几年的布局,分值比例相对均衡,其中必修一占21分,必修二占30分,必修三占24分,选修部分(二选一)依然占15分,纵观近五年试题,各教材命题比例始终互有增减,但变化不大,2018届考生复习时不要轻易据此揣摩命题规律!

题目命制注重基础,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遗传的细胞基础(第1题)、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第2题)、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第3题)、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第4题)、神经、体液调节(第5题)、遗传的基本规律(第6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第29题)、体温调节(第30题)、种群和群落(第31题)、伴性遗传(第32题)、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第37题)、基因工程和中心法则(第38题)。以上内容在以往试题中也屡屡出现,却常考常新,旧题变式再考的现象在本卷中依然可见,2018届考生复习时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二、命题内容具连续性,侧重核心概念七七网

除了伴性遗传中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在命题中很少见到外,今年的试卷在命题中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植物生理方面,依然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知识,未见植物激素调节等内容;动物生理方面,依然侧重神经和体液调节,未见免疫调节内容;生态学方面,连续多年考查种群等微观生态学内容,而宏观生态学方面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内容并未考查;遗传学方面,依然侧重经典遗传学内容,在选修部分意图考查一些基因表达等分子遗传学内容,但题目难度略显控制不当。

2017年度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作出变化的内容并未出现命题素材,2018届考生应回归教材,落实最基础的知识,少被辅导书牵着鼻子走,多研究核心概念、理解和拓展核心概念始终是高考复习的王道。

而2017年度考试大纲中考试要求部分将对实验的考查能力层次由“综合运用”调整为“运用”。弱化了对实验考查的综合性。在本卷中第30题对实验思想的考查恰恰如此,只考查了设置对照的基本目的等少数内容,得分比较容易。

三、能力立意为主旨,精细表达得高分

今年的试卷在题型和能力要求方面命题者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比如第6题的遗传计算,有的学生耗时较多,而有的学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之和为64就直接选出了答案,体现了良好的解题能力。而第32题,需要进行图文转换帮助分析问题,这是对2009年全国Ⅱ卷考查系谱图中应具备的信息一题的改编,通过绘制系谱的这一变式,考查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会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书写不全而失分。

本次考试,网上有很多学生反映,生物试题有点儿找不到北,不知道让填什么。主要来自于以选修三为代表的几个设问给考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本卷选修试题一反以简单记忆为主的考查模式,加强了对知识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书写之后,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得分,心里没底。这些问题与考生平时疏于答题规范的训练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常选用嫩叶而不选用老叶作为实验材料从植物体中提取mRNA的原因”一问,学生需要找到这里隐藏的原理——“代谢旺盛的细胞基因表达效率较高”就可以准确作答了。所以2018届考生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应注重审题、解题等技巧的训练和提高。学会在复杂的题目信息中捕捉学科要点,对知识点进行迁移、转换、分析和综合,注意训练用生物学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综上所述,2017年度高考全国理综生物试题的命制,突出体现了对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对主干知识的覆盖,特别注重对生物概念、基本原理及学科思想等科学素养的考查。题目的设问既兼顾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又有拓展提高,有效区分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的学生,体现了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有很好的区分度和效度,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具有导向作用。

文综

地理

  

丁延军 哈师大附中教师,高三地理学科备课组长。

2017年度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全国二卷)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命制,内容平实稳妥,重点考查考生们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彰显学科特色,体现时代特征,既保持了地理学科的基本要求,又有较强的选拔性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稳”字当头,整体难度适中

试题结构、数量和信息呈现形式与往年基本相同,考生容易尽快与试题对接,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从难度上看,本卷中没有出现“超纲”现象以及所谓的偏题和怪题。但部分选择题却对审题要求较高,题组间关联性较强;考生对文字信息、图表信息以及命题意图理解的角度和深度的偏差可能会造成失分现象。选考题部分难度相对略高,考生较为不易把握答题角度,获得满分10分的难度较大。

2.依托主干知识,考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本套考题所考考点均属地理学科内的核心考点,依托诸多考点考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依托“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考查工业布局、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等主干知识,要求考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即人地协调观;如依托苏南、苏北的划分、“秦岭-淮河线”等素材考查区域认知,重点对区域的特征、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解释。如依托贺兰山洪积扇的形成、分布、差别;“古埃及农耕文明的形成”等考查综合思维,要求考生具有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立意高远。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考查学科能力

高考需要为高校人才选拔服务,试题则必须强化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即强调考生能够学以致用、独立思考。探究式问题是对此进行有效考查的优质题目。如“山西省焦化厂布局”问题,就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成就。设问逐层深入,探究考查意图明显,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充分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现实生产中的地理问题,思考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

4.考察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华精神

茶马古道之行古称“蹚古道”,与“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并称于世。对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稳定和开发边疆意义重大,承载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勇于开拓的伟大精神。未来的高考仍然不会减弱对此类内容的考查,推而广之的是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如传统建筑、古代工程、中医药、民俗文化等。

5.谈“变化”

由于政治学科试题数量的改变,导致地理学科题号发生改变;许多学生比较担心的“地球运动”问题仍如往年一样,仅仅做了一些基础性的考察,难度较小;与“自然灾害”相关的选考题被删除,但在单选题中的一个选项中有所呈现,难度较低。这些对全省大多数考生而言在应试心理上会略感轻松。

历史

  

周立悦,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曾获21届东北三省四校青年教师研究课优质课奖,哈尔滨市烛光杯教学大赛一等奖,首届黑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复习研讨课优质课奖。曾为黑龙江省森工系统高中历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2017年度高考文综历史试卷遵循课标的基本理念,贯彻考纲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与往年的试题相比,既有稳定性,又有创新性。

1、注重主干知识,贴近社会生活

2017年度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注重考查学科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其中包括基本史实的掌握,如:28题的洋务运动、41题的“一五计划”;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如:32题的民主政治、41题的工商食官政策;特定历史时期阶段特征的把握,如:30题的抗日战争;特定历史时期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在联系:如31题的恢复高考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发展趋势的考查,如:26题的经济重心南移,27题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从试题材料的选取上看,今年的试题延续往年活泼新颖、贴近生活的风格。如:29题《申报》登载的广告、42题钟表的演变。45题的北京街道管理改革与现今城市规划、街道管理的社会话题紧密联系。

2、强化理论指导,凸显能力考查

试题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5题、35题关于史学理论的考查要求考生提升理论修养。42题则细化能力目标,要求考生具备获取有效信息、发现历史问题、创设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论证历史问题、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比往年的开放性试题对考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2016年41题(唐代中外交流)没有要求考生提取信息,而且给出中国古代史的范围。2015年41题(节假日)提供非常直观的数据表格,要求指出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2014年41题(目录对比)要求指出一处不同并说明原因。2013年41题(建筑与政治)则给出“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论题。而2017年度的42题要求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相当于撰写一篇小论文。这对考生提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全面要求。

3、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核心价值

47题选取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颜回为评说人物。通过材料中对颜回淡泊达观的人生态度、尊师重道的求学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使命感的叙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立德树人”的高考核心立场,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4、降低阅读难度,减少重复考查

试题在材料选取方面,篇幅较小,减少考生阅读时间。尽量减少文字阅读障碍,避免艰深难懂的文字。引用古代文献时选取低难度的文言文,较复杂的也进行转译或摘编的处理。设问简洁流畅,不偏不怪,以降低考试的阅读难度,优化选拔功能。

选修模块只保留的“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对于主干知识已经有比较充分考查的内容予以精简,减轻考生负担。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

请在下面的拇指处点zan!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主编:赵汉卿 | 编辑:晓雪

来源:生活报、考学汇

100000+黑龙江高考家长都在关注!


高考理想网(GKLX.NET)小编为您整理的【哈师大附中名师解读2017黑龙江高考试卷,准高三要这样备考!】供您参考。同时我们还为广大考生提供了: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公式定理、高考满分作文、高考模拟题、高考真题高考分数线、高考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全国大学排名、专业信息解读等最新高考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请持续关注高考理想网!

与“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哈师大附中名师解读黑龙江高考试卷,准高三要这样备考”相关推荐
九师联盟高三11月质量检测答案及试题汇总(全国卷)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九师联盟高三11月质量检测答案及试题汇总(全国卷)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九师联盟高三11月质量检测答案及试题汇总(全国卷)九师联盟高三11月质量检测答案及试题汇总正在持续更新,本期为大家整理2023年九师联盟高三11月质量检测(联考)各科试卷真题以及参考答案解析,含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全部,供文理科考生参考。本次九师联盟参与省份包括安徽、江西、河南等老高考省份。考生注意:模拟成绩到手之后,可以在本文下方“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自己的成绩、所在省份、所选科类

2023-06-19 21:27:23
2023鄂东南高三11月联考化学答案及试卷解析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2023鄂东南高三11月联考化学答案及试卷解析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2023鄂东南高三11月联考化学答案及试卷解析2023鄂东南高三11月联考化学答案及试卷,正在持续更新,本期为大家整理湖北省2023届鄂东南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卷真题以及参考答案解析,还包括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全科标准答案,供物理历史类考生考后复习。考生注意:模拟成绩到手之后,可以在本文下方“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一栏,输入自己的成绩、所在省份、所选科类,一键进入五米高考,查看五米高考智能志愿填

2023-05-31 15:03:08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2023百师联盟4月高三二轮联考二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2023百师联盟4月高三二轮联考二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人大2017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日前《零点高三》从中国人民大学四川招生组获悉,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工作即将启动。那么,中国人民大学今年出台了哪些招生政策?哪些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今年的专业录取方式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零点高三》带您一起来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四川招生组答《零点高三》粉丝及考生问。问1:今年贵校在川招生计划是多少?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计划有无增加?今年在

2023-06-05 16:02:40
高三体检视力怎么查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高三体检视力怎么查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高三体检视力怎么查检查方法是什么高考体检眼睛通过视力检测表为主要检测工具开展,学生用遮挡板遮挡一只眼,用另外一只眼睛看视力检测表,根据老师所指的E的图标方向进行回答。一般回答为左、右、上、下等明显的话语。高三体检视力怎么查视力检查统一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用5分记录法记录检查结果,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8者,需用矫正镜片测视力,矫正不到4.8者应查眼底。眼底仅见近视特征无其他异常者,增加镜片度

2023-05-28 07:06:03
2023江西九师联盟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部分更新)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2023江西九师联盟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部分更新)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2023江西九师联盟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部分更新)2023江西九师联盟将于10月26日开考,等生物的考试考完,同学们应该很想知道生物考的怎样,以便对自己的成绩有个预估,从而更清楚当前的学习状况。在文本,本站为大家整理了2023江西九师联盟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供同学们参考。同学们如果可以在本文的上方或下方输入成绩,查看可以上的大学。下载五米高考,还可了解更多大学信息,

2023-05-30 15:58:20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高三一年度会有五次“大考”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高三一年度会有五次“大考”

中国人大2017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日前《零点高三》从中国人民大学四川招生组获悉,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工作即将启动。那么,中国人民大学今年出台了哪些招生政策?哪些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今年的专业录取方式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零点高三》带您一起来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四川招生组答《零点高三》粉丝及考生问。问1:今年贵校在川招生计划是多少?和去年相比,今年的计划有无增加?今年在

2023-06-04 23:26:14
2023黄冈起点高三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2023黄冈起点高三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2023黄冈起点高三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2023黄冈起点高三联考于2022年9月20日开考,此次考试对于2023年即将高考的同学来说比较重要,更多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中。下面本站将公布本次考试物理答案解析汇总,供考生和家长参考。同学们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考试成绩所对应的大学院校,可以点击文章开头或末尾处输入分数一栏,进行查看或者下载五米高考,帮助大家模拟志愿填报,测录取概率以及查看历年录取

2023-05-30 03:25:18
2023届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2023届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 中国人大招生政策答零点高三粉丝及全川考生问

2023届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2023届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在2022年11月2日进行,很多同学都非常想知道2023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待2023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完了生物,本站将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最新的2023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详解,供大家参考。同学们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考试成绩所对应的大学院校,可以点击文章开头

2023-05-28 12: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