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用什么资料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3-05-28 08:29:50 | 七七网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用什么资料?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按时间大致为:9月—3月初,这个时期为基础能力过关时期。第一轮复习十分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明年高考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一轮复习的伊始,高三网为同学们准备了超全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重点资料:常见文学流派

1.现实主义 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文学艺术史上,它与浪漫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它提倡客观的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具精确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文艺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成就,在文学史上如《诗经》中的一部分作品、杜甫的诗、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便是其代表作品。

2.浪漫主义 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文学艺术史上,它与现实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它在反映现实生活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塑造形象。如我国文学中,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其代表作家有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

3.古典主义 17世纪欧洲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所以叫“古典主义”。以法国发展最为完备,他们尊重王权,崇尚理性,在艺术上追求高雅、和谐、均衡的统一。代表作家法国的拉辛、莫里哀等。

点击查看: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及复习资料

4.批判现实主义 欧洲19世纪30年代在文学艺术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它注重研究社会问题,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扩大了真实反映现实的生活面,塑造了很多有典型意义的贵族、资产阶级形象,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象,揭示了贵族阶级没落和资产阶级兴起与没落的过程,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有些作品还对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还丰富了艺术技巧和手法。其代表作家由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等。

5.山水田园诗派 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6.边塞诗派 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7.豪放派 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婉约派 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代表作品有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

9.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有方苞所开创,其后刘大木魁、姚鼐等又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都是桐城人,故名。他们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以阳刚阴柔分析文章风格。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重点资料:中外文学运动

1.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虽此为乐府,已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颇多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古文运动 是一次重要的文体改革运动。由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到了宋代,得到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的继续提倡和发展。

3.文艺复兴运动 14至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16世纪资产阶级史学家认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因而得名。新兴资产阶级出于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标榜,提出了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于人的思想的束缚,打倒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文艺复兴普遍表现虽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主张,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其中代表作家由意大利的但丁、薄迦丘、法国的拉伯雷,英国的莎士比亚等。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重点资料:现代文学社团

1.文学研究会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王统照等。提出“为人生的艺术”的文学主张,注重文学创作和介绍西方文学。主办的刊物有《小说月报》等。

2.创造社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社团。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等。强调艺术自身的独立价值,作品在艺术上倾向浪漫主义,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主办的刊物有《创造》等。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简称“左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它的成立,对于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粉碎国民党文化“围剿”和推进革命文学运动,起过很大作用,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的新阶段。“左联”根据“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的经验,初步制定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文学理论纲领,提倡文艺大众化,开展工农兵通讯员运动,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等组织。主办刊物有《北斗》《文学月报》等。

以上就是“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用什么资料?”的详细内容,由黑边网小编整理仅供大家参考,更多有关高三语文的问题请关注黑边网。最后小编也祝愿大家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黑边网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高中语文新闻类文章答题方法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有哪些

语文知识点20条

1.小说三要素:

A 人物 B 情节 C 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 论点 B 论据 C 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 本体 B 喻体 C 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过 how 何果 what

5.律诗四条件:

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 偶尾同韵 C 中联对偶 D 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

A 叙述 B 议论 C 抒情 D 说明 E 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喻)D 作比较 E 分类别F 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 总分总结构 B 总分结构 C 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 按时间顺序 B 按空间顺序 C 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 举例法 B 对比法 C 喻证法 D 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夸张

E 反问 G 反复 F 设问 H 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 外貌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

(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 并列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 动宾短语

E 动补短语 F 介宾短语

G 的字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A 名词性短语

B 动词性短语

C 形容词性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

A 主语 B 谓语 C 宾语 D 补语 E 定语 F 状语

16.十二词类(性):

A 名动形 B 数量代 C 副介连 D 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

A 表引文内容省略 B 表列举事项省略 C 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

A 表解释说明前文 B 表后文跳跃转折 C 表声音中断延长 D 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 表引用实际内容 B 表讽刺反语 C 表特定称谓 D 表着重强调

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

A 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 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 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 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 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

A 听到 Listen B 看到 Look

C 写到 Write D 说到 Speak

E 思到 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

A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 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 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

A 依据表达方式

B 找寻明暗线索

C 依据时空顺序

D 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

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

A 对比写法

B 象征写法

C 烘托写法

D 以小见大写法

E 先扬后抑写法

F 虚实结合写法

G 夹叙夹议写法

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七七网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

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

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修辞手法讲解8大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

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五、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

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六、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①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

永远“国”下去一样。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七、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写作主要表达方式5类

一、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二、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三、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四、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

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五、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常见标点符号4条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递进;③表话题转换;④表声音延长;⑤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⑥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⑦表总结上文;⑧用在副标题前;⑨表事项的列举分承。

2.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④表静默或思考; ⑤表说话断断续续; ⑥表语言的中断; 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3.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

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

4.冒号的作用:

①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②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③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④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5.引号的作用:

①表引用实际内容;②表讽刺反语;③ 表特定称谓④表着重强调。

句式作用8种

1.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2.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3.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4.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5.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6.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7.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8.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有哪些

1.背字典。不是在开玩笑,本人10年前亲自使用过,效果超乎想像!当然,发明这个方法的不是我,是已故名家钱钟书老先生;

2.每天坚持写一段200字的豆腐块,没必要要求字字珠玑,主要是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知道你的脑子里缺少哪些词汇;

3.多看一些伟人传记。不仅能起到励志的效果,对于丰富作文的内容和给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即使暂时看不懂也要每天都读几篇文言文。读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语感,经常的接触对于语感的培养大有好处;

5.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来就用汉语去理解文章。学着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此方法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

6.没事的时候多参加一些成语接龙等的游戏;

7.每天早上起来,哪怕是走走路,新鲜的空气也会让你的思想生活更加丰富;

8.偶尔做首诗,不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可以知道你的词汇到底够不够,哪方面的词汇量不够;

9.尽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网络语言;

10.尽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非主流词汇;

提高语文成绩有哪些窍门

1.语文基础知识尽量不丢分

高中语文选择题部分有很多字词类的基础知识,这也是同学们失分率较高的一块,为了避免该类题型丢分,大家需要把所有字词、成语、病句等专题做系统梳理复习,统一背诵,区分易混知识点。

基础题如果不能得满分,语文试卷分数不会太高,所以大家要有分分必争的原则,简单题目必得分,难题尽量多得分。

2.阅读题目回归原文

高中语文阅读一般都是根据原文就能找到答案,所以大家做阅读时,都要回归到原文中去,按图索骥。一般出题的顺序都是按文章段落先后进行的,按顺序就能找到每道题目的答案。

阅读题可以先读问题,对问题做标记,然后读文章,找答案,对原文做标记,最后整理答案要点。对于找不到答案的题目,可以自由发挥,但也要尽量围绕文章中心进行。

3.语文主观题目背模板

语文除了选择题就是主观题,比如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这些题目其实都有固定的答题模式,除了要大家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会套用答题模板,当然,作文也不例外,也有固定的段落模式。

背模板的好处是可以省时省力,直接拿来套用,但要灵活一些,懂得答题思路才能更好地使用模板。另外,语文答题书写要规范,字迹工整,阅卷能多得几分。

与“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用什么资料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相关推荐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用什么资料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用什么资料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用什么资料?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按时间大致为:9月—3月初,这个时期为基础能力过关时期。第一轮复习十分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明年高考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一轮复习的伊始,高三网为同学们准备了超全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资料:气候与自然带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

2023-05-24 20:31:11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现在高三的同学们正处在高三复习的关键时刻,学习的效率和品质直接关乎高考的成败。化学更是高考中能够决定成败的一门。何学好高考化学,在高考中不拖后腿?黑边网对此做了相关的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请同学们参考学习!(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2023-05-24 15:48:55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有哪些语文知识点20条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

2023-05-27 18:14:45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适合高三一轮复习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适合高三一轮复习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有哪些语文知识点20条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

2023-05-27 22:55:19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常识总结 高三文综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常识总结 高三文综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常识总结语文是高考的第一科,所以我们在答高考语文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让我们在语文上有不错的发挥,这样有利于我们下面的考试,所以我们在平时就应该不断积累、将强训练。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篇《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学常识总结》,帮助大家在高中学好语文。1.《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2023-05-26 12:21:11
高三第一轮数学试卷资料哪个好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第一轮数学试卷资料哪个好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第一轮数学试卷资料哪个好如何复习市场上主要卖的的那几本资料都不错:像王后雄,五三,创新大课堂等,学习的关键不在于,资料,只在于你自己,你自己是否认真学习了,是否对得起你买的这一本一轮资料。高三第一轮数学怎么复习在一轮复习中最主要的就是在课堂上认真听好老师复习的每节课,然后进一步打实基础,认真做好课本中的每一道题目,就算题目很简单也要再认真的做一遍,以便查缺补漏,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再重点

2023-05-25 05:33:11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有哪些语文知识点20条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

2023-05-28 07:15:31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高三语文常考必备知识点总结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有哪些语文知识点20条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

2023-05-27 08: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