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02:36:55 | 七七网
高三一轮复习时学习高考数学,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尽量把一些需要频繁计算的东西,转换和分解成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原理和公式。
大多数高三同学,在选择复习资料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误区,误以为层次和阶段越高的复习资料就越好,而忽略了高三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要突出基础性。结果呢,在课堂学习之余,这些同学盲目地选择了很多模拟试题,或是很多来自名校的复习资料,但是效果并不好,
实际上,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任课老师自己编印的复习资料才是最适合和最有效的。如果有一对一的老师辅导,那么和辅导老师充分沟通一下,也是个好主意。毕竟一对一的辅导老师更加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也能提出更加适合的建议。
比如三角函数,如果遇到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可以利用诱导公式、半角和倍角公式推导;但是具体运用那些知识点,需要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就总结好,甚至是背下来,就可以加快做题的速度。而一些常用的三角函数和相关公式,也可以在平时先推导好,在考试的时候就直接引用。
同样的做法还有数列和立体几何等,各种常用的公式,比如立体几何中常用的求解面积和体积的公式,还有一些结论,都可以在平时推导好,留着做题的时候使用。
高三一轮复习选择题:最常用的技巧就是特殊值法、排除法和数形结合法。
有很多选择题,只要代入一些特殊值,用排除法排除一下,就能很快确定需要选择的答案。如果有些题目确实很难,可能需要用图形来化简为难,也就是数形结合。
用数形结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遇到需要求解线段比值或面积比值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按照题设条件用尺子把图形画出来,然后直接量一下比值就好。因为高考题都是非常严谨的,即使是直接画出来,也一定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所以说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就可以直接用画图的方式,但是一定要画标准、画清晰。
总之,高三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新起点,在一轮复习中,我们要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地按照任课老师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采用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并且持之以恒,才能在明年6月的高考中获得佳绩、金榜题名!
有很多高三同学在二模考试结束后,心态都不是很好,那么高三二模后考生如何调整心态呢,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不过分看重分数。
一模二模考试毕竟不是高考,其实质性意义是对知识的查缺补漏以及考试的适应性训练。考生、家长在看到成绩后不能以分数定成败,不能因为成绩不理想就心情郁闷,放弃复习,而更应该注重一模、二模考试中暴露的知识漏洞、方法缺陷以及各科的优势和劣势,为后一个多月的复习确定重点、制订策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是考生高考复习的黄金时间段。这个黄金时段里,学生只要心态平稳、方法得当,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提高高考成绩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理性分析成绩。七七网
每次考试影响成绩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知识掌握的情况,还有不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考生和家长要学会分析失分原因,避免盲目悲观。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失分进行拆解分析:1、从试题难易程度上分析:基础题失_____分,中档题失____分,难题失_____分;2、从失分题目类型分析:选择题______分,填空题_____分,解答题_____分;3、从是否非智力因素影响分析:计算错误______分,审题错误______分,知识点遗忘______分等。
通过将考试中所丢的分拆解,再进行针对性的纠错,做到在以后的考试中不在“一错再错”。同时考生也能清楚认识到制约自己各科成绩提高的关键所在。
小编推荐:高三二模时间安排表
“拆分法”的前提是平和心态。二模只是一次重要练习,不是正式高考;是一次重要检测,把问题暴露出来无论如何是一件好事,找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高考成绩一定会提高。平和心态是指“胜不骄,败不馁”,以平常心拆分成绩。
“拆分法”的第一步是“求差”。用每一科的卷面总分减去每一学科考生的得分,结果叫“学科失分”,把四张试卷的“学科失分”加在一起叫“总分差”。比如一位同学数学二模成绩为90分,那么“学科失分”为150分-90分=60分。
“拆分法”的第二步是“拆分”,这是关键的一步,要仔细、准确,拆分是要把“学科失分”一分为三,也就是把“学科失分”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确实不会做的题,也就是试卷中的最难的题,一共有多少分?拆分的第二部分是经过50天复习还可以提高的部分,也就是潜力部分,一共多少分?拆分的第三部分是会做的题但是失误了,或者不准确,失分了,一共多少分?比如前边说过的那位考生数学学科失分60分,其中第一部分不会做的题占40分,第二部分有潜力的占5分,会做的题失分占15分。把会做的题做错了改正过来,潜力进一步挖掘,这个考生的数学成绩实力是90分再加上20分左右,也就是说110分左右。
切勿夸大一模作用
对于考生和家长对一模的担忧焦虑,大可不必。他表示,一模并没有家长和媒体渲染得那么重要,也不是高考的唯一依据。邰亚臣介绍说,一模成绩200多分的学生,最后高考考入本科院校的每年都有。即便是高考的完全模拟,毕竟不是高考,而且,每个考生都有自己擅长的知识点和范围,如果复习对路,且高考考查的恰好是其擅长的题型和范围,哪怕一模极不理想,最后考出高分也很有希望。
高考的复习一直都是因人而异的,在最后的阶段更是要保持复习节奏的一贯性。家长和考生都不需要过分焦虑,也不用采用远离学校生活等极端的方式备考,只要按照学校和老师的复习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强化各科知识点,在最后阶段获得大幅提升都是有可能的。
学生案例
八中高三生王鹏(化名)成绩一直不是很稳定,上学期期末考在班上前10名,而这学期开学后的测试中,竟然掉到了28名。这让王鹏的妈妈非常不安,但又不能过分强调,怕影响孩子的备考心理。
“都说一模之后要大致确定报考方向,但他对于目标院校和志愿完全没有想法。他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成绩不稳定,好的时候总分能超过重点线好多,但差的时候离本科线还有一大截。我也不知道原因,感觉像是一场,不知道高考会怎么样。一模之后,希望老师们能针对这类学生多操心,关键是和孩子多聊聊,挖掘一下原因,他们都不爱跟家长说,老师的话他们还能听得进去。”王鹏妈妈说。
高三一轮二轮三轮侧重点怎样复习好高三一轮二轮三轮复习是高考前重要的学习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复习要点,都要足够重视,一轮复习重视基础,二轮复习注重完善,三轮复习则重视应试技巧,每一个阶段大家都要认真对待。高三一轮二轮三轮侧重点高三一轮复习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仍然需要花费力气打好基础,这时候,如果做过多的难题,不但效率低,而且会影响基础知
高三一轮需要多长时间怎样学好高三一轮复习一般情况下是6个月左右的时间,具体的也要看哥哥学校的进度和安排,一模考试结束一轮复习基本上也结束了,高三一轮复习可以给自己制定计划,按计划学习也能够更省力一点。高三一轮时间高三一轮复习是每一个高三生进入高考倒计时的必经阶段,开始的时间基本固定,一般都是从你高三入学第一天开始计算,但有的学校进度快的,可能高二下半期期末考试前已经开始了。高三一轮复习持续时
高三一轮复习要点有哪些复习的方法技巧高三一轮复习时学习高考数学,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尽量把一些需要频繁计算的东西,转换和分解成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原理和公式。高三一轮复习方法是什么大多数高三同学,在选择复习资料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误区,误以为层次和阶段越高的复习资料就越好,而忽略了高三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要突出基础性。结果呢,在课堂学习之余,这些同学盲目地选择了很多模拟试题,或是很多来自名校的复
高三一轮复习怎样能达到质变有什么策略复习高三虽然分了文理科,不用一下学习那么多,可是科目也不少,需要记得知识点也很多。所以高三一轮面对繁多的知识点们一定要理清各科知识点的脉络。梳理好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方便我们记忆,对于我们后面二三轮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高三一轮复习策略是什么高三一轮复习做好选择题:对于高考的各门课程,占分值80%的基础题是必须要重视的,尤其是选择题,不能只是满足答案
高三理科一轮复习策略有哪些高三理科书本知识虽然不像文科那样多,但是知识点、公式等还是有很多需要记忆的额,课本亚应该是一轮复习的基础,可以整理笔记,上课老师讲的解题思路等对后期做题还是很有帮助的。高三理科一轮复习策略1、高三一轮复习理科基础较好的同学,可采取纵向突破的方式,努力构建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并辅之以重点题型、易错警示等复习;对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可采取横向突破的方式,选择高考的高频考点进行
高三第一轮如何备考有哪些方法高三的复习是一个持续并且悠长的全过程,尤其是一轮复习环节,学习培训的重心点应当迁移到基本复习上去。在高三一轮复习过程中要制定一个较为长期的小目标,在制定长期目标的时候穿插短期目标。高三一轮如何备考1、不要盲目做题。高三一轮复习非常具有针对性,对于所有知识点的地毯式轰炸,就要做到不缺不漏。因此,仅靠做题一定达不到一轮复习应该具有的效果。盲目做题没有针对性,更不会有全
高三一轮二轮三轮复习的侧重点高三一轮二轮三轮每一个复习阶段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虽然各有侧重,但是重要的目的都是要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升学生的做题和应对考试的能力,每一个阶段大家都要重视,都要认真对待。高三一轮二轮三轮复习侧重一轮复习重基础,无论是数学还是其它科目,都要以打牢基础为出发点。打基础的主要方式就是“回归课本”,我们要在课本上花费功夫。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三基”,三基就是
高三学生冲刺阶段要怎么复习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冲刺阶段是高考前最宝贵的一段时间。冲刺阶段怎么高效复习,是每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高三学生冲刺阶段怎么复习吧!高三冲刺阶段怎么复习首先,每天具体的学习时间安排因人而异,每位同学应该自己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原则是不要每天堆砌太多的无效时间,高考不是看你总共学了多少个小时,是看你有没有真的学懂学透知识点,所以应该
2023-05-06 13:26:37
2024-02-18 15:52:53
2023-05-20 04:52:08
2023-03-26 03:16:08
2023-03-28 02:04:12
2023-05-31 15: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