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3 07:23:34 | 七七网
高校特殊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途径进入名校的机会,考生如何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特招通过率呢?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梳理了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特点及针对性报考建议,供参考。
一、成绩不够一本线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对考生最基本的成绩要求就是要达到一本线,如果成绩不合格的话,那么基本就无缘高校特招了。
二、报名材料不亮眼
高校特殊招生一般会让考生提交初审的参考材料,高中三年的考试成绩、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项、自荐信,这些材料是考生给高校招生的第一印象,如果考生没有什么奖项特长,在成绩上也不是很拔尖,那么在初审就被刷下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三、院校定位不准确
1、特招途径定位要准确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之间的招生对象有一定的重合度,考生如果符合招生条件,可以同时报考这三种特招,但也要对自己更适合哪个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有侧重点的准备。如果本来适合走综合评价的考生,非要放弃综评选择强基,那当炮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2、单一特招中院校定位也要准确
强基计划招生院校为36所双一流顶尖高校,招收的学生自然也都是各中学的学霸考生,但是这36所学校在层次上还是有一些划分,而且2020年强基计划是限报一所,如果所有的考生都追逐热门院校,热门专业,那么竞争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不管是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还是综合评价招生,考生都要对自己和高校之间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把特殊招生当成一个机会,而不要作为一种尝试。
四、校测表现不突出
高校特招的录取规则中校测的成绩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这给高考成绩不拔尖,但是学科能力较强的考生一个逆袭的机会。但同样,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很好,但校测表现一般,考生同样也与名校无缘。
五、粗心大意忘记缴费确认
今年,有一位考生家长咨询:综合评价报名成功也通过了初审,但是却错过了报名缴费确认的时间怎么办?
对此,我们只能说十分遗憾,没有确认信息就意味着放弃了校测,因此错失特招进名校的机会也实属可惜。所以2021的各位考生和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各时间节点,不要错过重要信息。七七网
想要提高高校特招的通过率就需要了解高校想要招哪些考生,哪些材料是高校最想要看到的。以下几个提高通过率的方法供各位考生和家长参考;
一、院校定位评估,招生政策了解
强基计划、高校专项基本上是针对全国招生。综合评价虽然大多数是分省招生,但是也有一部分是针对全国招生的院校。考生需要对院校招生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一个院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确定大概的竞争情况,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的,通过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二、避开热门专业,提前做报考准备
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的招生专业也会有确定的方向,热门的专业报人数自然很多,所以考生如果避开大热专业,也能免于惨烈的竞争,或许还能够拿到高出自身条件的名校入围资格。
三、尽量报考与奖项相关的专业
有学科竞赛特长的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尽量选择和自身奖项相关的专业。学科竞赛奖项虽然可提高通过率,但是也不是百分百的通行证,高校特殊招生是优中选优的过程,不管高校是否有相关提醒,报考相关专业,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考生的优势。
四、提前准备报名材料
按照往年情况,从简章发布到开始报名也只有两周的情况,每年都有考生因为材料准备不充分导致初审都通不过。对于低年级的考生来说,更要提前规划,早做准备,如果开始报名了才想起要走特招,反而会影响考生复习。
五、找专业老师指导校测考核
如果考生入围了校测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准备,建议各位考生家长为孩子找专业的老师指导,提前了解校测的模式和测试的方向,以免考生在校测现场紧张慌乱。
新高三的考生这一年是一场硬仗,而对于家长就更是了,家长要想做好高三的后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高三阶段,大考小考比较多,对于分数,家长要正确看待。考得不好时,家长不要责骂,应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分析考不好的原因。成绩下滑是由于情绪紧张,考试题目过难,复习计划有偏差,基础知识不到位?考试技巧不掌握?学习没有努力……从中发现不足,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你越自然,孩子也越放松,越有利于孩子的复习和在考试中发挥。
家庭应是孩子学习和生活里的一个平静的港湾,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使其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来进行复习备考。这个阶段家里聚会、应酬可以尽量少些。父母双方也要保持家庭气氛的和谐,即使有了矛盾也应该缓一缓、放一放。多和孩子共进晚餐,谈论愉快的话题,多抽点时间陪孩子,如带孩子到户外踢踢球、散散步、听听音乐,帮助缓解孩子的压力和疲劳。另外,应讲究家庭民主,学会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如有不同看法,可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再协商解决。
其实,让孩子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并不一定是好事。学习不仅仅是看书,休息也不仅仅就是睡觉。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比如扫扫地、洗洗碗,也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得到适当缓解放松
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家长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不要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表达关心也应看好时机,做到适时适度。可以在他们休息、放松、心情比较愉悦的时候去表达。很多家长很喜欢唠叨,殊不知很多时候唠叨并没有实际效果,而且还很有可能会给孩子一种自己不被信任的感觉。建议家长们,嘱咐一件事最好不要重复两遍以上,平时要有意识地避免唠叨,给他们充分的信任
不少家长和学校联系较少,不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高三这一年,家长一定要经常和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沟通,看看孩子的成绩在哪个层次水平,把握和分析孩子的各科成绩,在学习上给他们可行又可靠的建议。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心中的烦恼,要及时的疏导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学会赏识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试想,当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也同样很优秀时,内心的成功欲望被激起,能不进步吗?要理解他们,尊重、信任他们,要经常对孩子说你能行,你是好样的。事实上,很多孩子并不在乎家长给自己买了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就会使他们很满足,让他们充满学习的动力。
高校特招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高一高二高三引以为鉴!高校特殊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途径进入名校的机会,考生如何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特招通过率呢?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梳理了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特点及针对性报考建议,供参考。适用人群最广的三种招生途径哪几类考生最容易被淘汰一、成绩不够一本线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对考生最基本的成绩要求就是要达到一本线,
高校特招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高一高二高三引以为鉴!高校特殊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途径进入名校的机会,考生如何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特招通过率呢?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梳理了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特点及针对性报考建议,供参考。适用人群最广的三种招生途径哪几类考生最容易被淘汰一、成绩不够一本线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对考生最基本的成绩要求就是要达到一本线,
高校特招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高一高二高三引以为鉴!高校特殊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途径进入名校的机会,考生如何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特招通过率呢?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梳理了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特点及针对性报考建议,供参考。适用人群最广的三种招生途径哪几类考生最容易被淘汰一、成绩不够一本线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对考生最基本的成绩要求就是要达到一本线,
高校特招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高一高二高三引以为鉴!高校特殊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途径进入名校的机会,考生如何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特招通过率呢?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梳理了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特点及针对性报考建议,供参考。适用人群最广的三种招生途径哪几类考生最容易被淘汰一、成绩不够一本线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对考生最基本的成绩要求就是要达到一本线,
高校特招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高一高二高三引以为鉴!高校特殊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途径进入名校的机会,考生如何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特招通过率呢?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梳理了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特点及针对性报考建议,供参考。适用人群最广的三种招生途径哪几类考生最容易被淘汰一、成绩不够一本线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对考生最基本的成绩要求就是要达到一本线,
高校特招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高一高二高三引以为鉴!高校特殊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途径进入名校的机会,考生如何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特招通过率呢?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梳理了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特点及针对性报考建议,供参考。适用人群最广的三种招生途径哪几类考生最容易被淘汰一、成绩不够一本线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对考生最基本的成绩要求就是要达到一本线,
高校特招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高一高二高三引以为鉴!高校特殊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途径进入名校的机会,考生如何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特招通过率呢?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梳理了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特点及针对性报考建议,供参考。适用人群最广的三种招生途径哪几类考生最容易被淘汰一、成绩不够一本线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对考生最基本的成绩要求就是要达到一本线,
高校特招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高一高二高三引以为鉴!高校特殊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途径进入名校的机会,考生如何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特招通过率呢?为此,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梳理了最容易被淘汰的几类考生特点及针对性报考建议,供参考。适用人群最广的三种招生途径哪几类考生最容易被淘汰一、成绩不够一本线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对考生最基本的成绩要求就是要达到一本线,
2023-08-08 09:06:02
2023-03-19 07:41:40
2023-08-09 06:17:42
2023-03-29 04:19:35
2023-03-26 05:42:13
2023-03-22 07: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