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桂林
电子科技大学在哪里 桂林 电子科技大学 地址在广西省桂林市金鸡路1号,该校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是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介绍
桂林 电子科技大学 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 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0年,时任************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2017年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作为广西唯一一所高校获此殊荣。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校园总面积4153亩。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98.5万册、电子图书718.1万种、高品质外文学术数据库41个、中文数据库49个、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34172种。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校园平台。
学科专业 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70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种。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其中,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0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90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中组部“”人选2人、“*”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4人、中科院“*”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广西“八桂学者”8人、广西优秀专家11人、广西特聘专家5人、广西教学名师10人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3个、广西高校创新团队5个。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60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大学
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学校是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现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支持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1个。
学校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拥有全国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学校被评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学校在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排名中名列第34位。
科学研究 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近五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06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2500篇,“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出版学术著作139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88项。学校长期从事国防科学研究,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西区政府共建高校,是总装备部通信装备预研项目定向发布的30所高校之一和北斗ICD授权的高校之一。承担了军队“973计划”、军工型号、先进武器装备、国防关键技术等国防军工科研项目。
学校现有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广西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含培育)9个、广西工程实验室1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培育基地3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拥有1个
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桂林 电子科技大学 科技园于2014年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国际交流 学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与非洲的80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学习深造、并长期招收国际学生。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中美学历生专项奖学金”和“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现有中英和中爱等中外合作交流项目。

请问哈佛大学附近都有什么大学呢
最著名的两所是哈佛和麻省理工~
1.哈佛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美国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一所以培养研究生和进行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这所私立大学与拥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称号的麻省理工学院共同位于麻萨诸塞州的剑桥市。哈佛大学于1636年创立,当时是麻塞诸塞殖民地为培养牧师建立的学校。为纪念清教牧师 约翰·哈佛的慷慨捐赠,麻省大法庭于1639年3月13日下令定名为哈佛学院。哈佛大学是常春藤盟校的八名成员之一。
在世界各大报刊以及研究机构提供的排行榜上,哈佛大学的排名经常是世界第一。例如在久负盛名的美国新闻周刊排名上,哈佛常年排名首位。在2007年全球资讯网的世界大学排名里,哈佛大学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美国Princeton Review在2006把哈佛大学在全美“最难申请上的大学”里排名第四。今天哈佛大学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也是国际间竞争最激烈的大学之一。
哈佛早期的校训是“真理”(Veritas,1643年)、“荣耀归于基督”(In Christ Gloriam,1650年),以及“为基督·为教会”(Christo et Ecclesiae,1692年)。哈佛早期印章展示三本翻开的书本,两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象征着理性(reason)与启示(revelation)之间的互动。哈佛的一份最早期文献——1642年的学院法例如此写道:“让每一位学生都认真考虑以认识神与耶稣基督为永生之源(约17:3),作为他人生与学习的主要目标,因而以基督作为一切正统知识和学习的惟一基础。所有人既看见主赐下智慧,便当在隐密处认真借着祷告寻求他的智慧。”
哈佛大学有2,400名教授,6,700名本科生和12,400名研究生,校色是深红色(Crimson),深红色也是哈佛的运动队和日报The Harvard Crimson的名字。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之间一直存在着友好的竞争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追溯到1900年,那时候两校合并的问题被广泛讨论,甚至在某个时候被当局达成一致(后来被麻萨注赛州的法院取消),今天,这两所学校之间的竞合依然不相上下,经常有很多合作的研讨会和项目,包括哈佛MIT健康科学与技术部,哈佛MIT数据中心,Dibner历史科技研究所。此外,两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还可以不用缴纳额外费用就能相互注册,获得学分来得到自己学校的学位。
哈佛大学最近才成立工程暨应用科学学院。由于哈佛的工程学科没有邻近的麻省理工学院完善,许多哈佛学生会到麻省理工学院修理工的课程或做理工的研究(哈佛大学曾经数次尝试与麻省理工学院合并,但一是受限于双方校园内部的意见,再加上为防止大学独大,麻省大法庭于1904年裁定此举违法,遂至今再无合并举动)
在哈佛毕业的名人有:
乔治·唐宁 - 哈佛大学第二位毕业生,英国外交家。英国首相官邸所在地唐宁街即以他的名字命之。
罗斯福 - 美国总统
甘乃迪 - 美国总统
小布什 - 美国总统 (哈佛商学院)
马英九 - 中华民国第12任总统
季辛吉 - 美国国务卿
比尔·盖茨 - 前世界首富,美国企业、慈善家、微软的创始人;中途缀学创业,后在2007年6月取得哈佛大学荣誉博士。
爱默生 - 美国思想家
胡刚复 -
物理学家
竺可桢 - 地学家
胡先骕 - 生物学家
梅光迪 - 人文学者
汤用彤 -
哲学家
陈寅恪 - 中国现代
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语言学家
梁实秋 - 散文家,文学批评家,
翻译家
梁思成 - 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教育家
赵元任 - 中国语言学家,
汉语言学之父
马友友 - 美籍华人大提琴演奏家
2. 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MIT)是美国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位于麻萨诸塞州的剑桥市,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将其与波士顿的后湾区(Back Bay)隔开。今天MIT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培养了众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是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驱领导大学,也是世界理工科菁英的所在地。麻省理工是当今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理工科大学,《纽约时报》笔下“全美最有声望的学校”。
至2007年,先后有78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或工作。经过麻省理工学院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时至今日,但凡有人提起“世界理工大学之最”,人人皆推麻省理工学院。麻省之名蜚声海外,成为世界各地莘莘学子心向神往,趋之若鹜的科学圣殿。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及工程科学在世界上享有极佳的盛誉,其管理学、
经济学、哲学、政治学、语言学也同样优秀。另外,麻省理工研发高科技武器和美国最高机密的林肯实验室、领先世界一流的电脑科学及
人工智能实验室、世界尖端的媒体实验室、和培养了许多全球顶尖首席执行官斯隆管理学院也都是麻省理工赫赫有名宝贵资产。
在2007年全球资讯网的世界大学排名里,科技宠儿摇篮的麻省理工以压倒性的胜利排名世界第一。泰晤士报专上教育增刊的世界大学排名,麻省理工学院在总平均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哈佛大学),在科学技术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在工程科学方面排名世界第二,在自然科学方面排名世界第五,在社会科学方面排名世界第七。美国国家研究协会把MIT在美国大学的知名度排第一。美国Princeton Review在2006把MIT命名为全美最难进的大学。至2006年,MIT已连续十四年在美国大学理工学院排名夺冠。麻省理工学院在2006年Washington Monthly 期刊里对美国最有服务及贡献的大学排第一。请看麻省理工学院排名。
以统计资料来分析,要申请上MIT的大学部比研究所难两三倍。2008年共有13,396人申请(包括约3,500名美国以外的学生)麻省理工学院大学部的1040名额(录取率创MIT历年来最新低)。麻省理工学院2006-2007学年的学杂费是$47,100美元。2006-2007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平均领到的奖学金为$27,800美元。MIT在2007年底有99.8亿美元的总资产。
麻省理工学院于1861年由一位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威廉·巴顿·罗杰斯创立。他希望能够创建一个自由的学院来适应正快速发展的美国。由于南北战争,直到1865年MIT才迎来了第一批学生。随后其在自然及工程领域迅速发展。在大萧条时期,MIT曾一度被认为会同哈佛大学合并,但在该校学生的抗议之下,被迫取消了这一计划。1916年MIT从波士顿迁往剑桥。
近一个世纪来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发展成全世界极为重要的高科技知识殿堂及研发基地。因为二战和冷战,美国政府在自然及工程科学上大量投资,使得MIT在这段时间内迅速发展;过去50多年麻省理工也为美国政府制造许多威力极大的高科技武器[5]。20世纪MIT最主要的成就是由杰·弗里斯特领导的旋风工程,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时处理资料的机器“旋风”,并发明了磁芯存储器。这为个人电脑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在1980年代,麻省理工大力帮忙美国政府研发B-2幽灵隐形战略轰炸机,显示出先进的“精确饱和攻击”能力。
2006年,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以病毒建造电池,2006年度美国高等学府捐赠基金回报排名榜,此次麻省理工学院(MIT)脱颖而出,以23%的回报率力压排名第2的耶鲁大学,名列全美能力最高的大学捐赠基金。令外,麻省理工也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有人类感情的机器人Kismet[9]。一个2007年最新的报告指出麻省理工学院在对近代科学“革命”的贡献目前领先世界第一,是目前21世纪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大学(过去六年共16位得主);同一笔报告指出,哈佛大学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已在近年来衰弱了许多,而且哈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本世纪已跟不上麻省理工的先端高科技教法。
2007年1月,一位麻省理工生物系教授发现了一组最新的核糖核酸(RNA)纲,这对未来基因的组合有伟大的突破。2007年4月,麻省理工电机系的一研究队发明了不用电池就能使用的笔记本电脑,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轰动整个电子市场。2007年5月,麻省理工一组太空科学研究队发现了宇宙中最热的行星(摄氏2040度C)。2007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宣布,他们已经运用电磁共振技术,不须使用电线,就能隔空传输电力,让一颗六十瓦的灯泡发光。这意味手机、笔记型电脑等小家电,未来可以无线充电,无须再使用电池或充电插座。
麻省理工学院占地168英亩,校园位于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靠剑桥市(Cambridge)一侧,蔓延约1英里。中央校区由一组互相连通的大楼组成。设计者为建筑家维尔斯·波斯维斯(Welles Bosworth)。互相连通的设计是为了方便人们往来与各个院系之间。完成于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宽频无线网路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共有3000个收讯点(就是出了校外一公里内,收讯率还是95%以上),是全美无线化做得最好的大学[14]。全校共有50台高速雷射印表机,不但可以自动印正反两面,而且列印速度为每分钟90张;这些高速雷射印表机分部在校园各个角落,学生和教授可以在学校任何一台电脑列印至任何一台高速激光印表机,这对于学习及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麻省理工学院的图书馆资源丰富,藏书量高达500万册,而图书馆包罗万象,无论是工程、管理、
建筑设计、科学等的书籍应有尽有,十分适合学生研究时查阅。MIT于2002年并且实行了开放式课程网页,当时公布了500门课程(到2006年底,已开放2000门课程),以期建立全球统一的知识库,让全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可以透过网际网路了解各项专业知识内容,以获得宝贵的资讯,此项计划获得全世界各地学者的高度赞扬。麻省理工学院并不以营利为目的,非常清楚告知使用者,可自由运用相关等资源,但不可用来从事商业交易或是纳为自有财产,因为这些网路知识是共享的。
该校的荣誉校友列举如下:
郝慰民 - 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198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硕士学位
埃克里·马斯金 - 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乔治·斯穆特 - 获得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6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双学士学位(数学和物理);197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学位
安德鲁·法厄 - 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8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博士学位
理查德·施罗克 - 获得2005年诺贝尔
化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正教授
罗伯特·约翰·奥曼 - 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5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纯数学博士学位
弗朗克·韦尔切克 - 获得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正教授
罗伯特·F·恩格尔 - 获得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罗伯·霍维兹 - 获得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硕士学位;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正教授
科菲·安南 - 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联合国秘书长(1997-2006);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硕士学位
沃夫冈·凯特利 - 获得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正教授
百瑞·夏普雷斯 - 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正教授
崔琦 - 获得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前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1968-1982年)
约翰·福布斯·纳什 - 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
丁肇中 - 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正教授
理察·费曼 - 获得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士学位

中北大学的军工类专业,是不是非常的厉害?
引言: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所以大学不分好坏,只有更好。优秀的大学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好的大学可以助力自己离梦想更进一步。从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
中北大学
的军工类专业。这个专业是不是非常的厉害,就请大家随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一、中北大学的军工类专业
中北大学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武器院校之一,其中的轻武器是在全国排名都是比较领先的。其中其他的军工业也在国内十分有名,且处于一线水平。这所大学中军工类专业是十分有名的。但是学校总体评价也是不好讲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中北大学确实是很牛的,是山西省唯一军工类的院校。中北大学也有着很响亮的名字,叫作
人民兵工第一校
。俗话说得好,来此学校学专业不愁找工作。
七七网
二、月中北大学怎么样
中北大学是一个双一流的大学,位于山西省。他实力并不弱,并且有着双一流的称呼。此学校的实力也不输普通的
211院校
,且比普通的211院校更加优秀。它是以军工类为特色的学校,但是它属于山西省
地理位置
和经济发展和知名度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自己特定的专业中,它是有自己的一番地位存在的。
中北大学它有两个校区,有一个主校区,还有一个分校区。松北大学在本省内
录取分数线
也是不低的,而且每年都有许多学生想报考此院校,所以竞争力也是十分大的。立于往年的
高考分数线
,理科生要想上此院校,最低分数就要达到510分。但是中北大学也是需要发展的,在实力上也是比一些院校要弱一点,所以中北大学还是要有向前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