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
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本科还是专科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本科学校,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山大学与广东珠江投资集团合作创办的独立学院,是一所多学科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2、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简介
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素有“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和“广州后花园”之誉的广州市从化区,校园占地面积1000亩。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拥有完备的教学生活和文化体育设施,校园布局有致,秀丽宁静,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学校图书馆面积2.91万平方米,藏书206万册,共享中山大学图书馆中文电子期刊68375种;外文电子期刊52123种;中文电子图书154.37万册;外文电子图书55.98万册,还有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超星移动图书馆、博看畅销期刊数据库和联图随书光盘检索平台,已初步建设成为数字化图书馆,更开创广东省高校图书馆24小时开放的管理模式,全方位满足读者需求。
学科发展
学校设有10个院系40个专业,形成以管理学、
经济学、文学为主,工学、理学、医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体系。现有本科生19182人,继续教育在校生2300人。
学校现有2个广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项目,7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6个校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5个校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并先后成立了金融市场与动能策略研究中心等15个校级、院系级科研机构和1个校级科研团队。
目前,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32项,横向项目33项,项目经费总额达2191.9万元。自2013年起,学校教职员工共发表学术论文1115篇,被SCI、SSCI、EI、TSSCI等国际权威期刊论文索引收录的高水平论文174篇,位居全国独立学院前列。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相关比赛,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近千项。
师资建设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主要来自中山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外籍优秀师资人才,同时面向全国招聘具有海外留学经验和有关行业、企业富有实践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士、专业技术骨干任教师,建立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15人,另聘请各类校外教师500余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1人、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29人、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4人。
学校特聘知名学者夏书章、黄天骥、陈平原3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聘请巴曙松、任剑涛、谭劲松、王哲民等7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教授)担任讲座教授。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自2014年起,分批陆续引进来自牛津大学、纽约州立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80余人,其中来自台湾地区的博士57人,开创了高校批量引进台湾地区博士的先河,建立了一流的、有特色的本科教学团队及科学研究团队。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高起点、有特色、更开放”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从2013年开始实施自由转专业,2015年起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并作为广东省实行完全学分制的试点高校。学校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实行弹性学制,使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由学校计划调控为主变为学生自主选择为主,搭建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平台。
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定位,通过变革专业培养方案的逻辑起点、课程体系和学分结构,构建了适应自身特点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通识教育、成长教育”四个教育充分融合,创造性的实施“思政、通识、学工”三位一体特色育人模式,形成了培养学生“成人”的多维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适应社会需求,针对学生特点,学校先后开设了“政商研究院”、“ACCA、CGA实验班”、“经济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实验班”和“珠江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特色班”等精英化培养项目。通过实验班学习、个性化指导、国际化教育等模式,构筑“拔尖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致力将教育融入国际高等教育大环境,实行多元化的联合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项目”首批招生院校。通过本硕联合培养、“2+2”、“3+1”学分互认、国际交流生计划、插班学习、留学和游学等多重形式,我校先后与美国海格斯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美国中西州立大学、美国阿兰特国际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赫尔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瑞士
酒店管理学院、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等20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至今有300多名学生赴国外学习。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务处电话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在哪里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七七网
中山大学专业排名?哪些大学比较好?
中山大学本科各专业排名情况 ( 专业排名以 a/b 表示, a 为名次, b 为开设该专业的大学数量。例如:
物理学 :6/171 ,表示在 171 个开设物理学专业的大学中排第 6 名 )
( 一 ) 理科
中山大学理科总分列全国高校第 10 名。在理科的 4 个学科中,理学第 7 名,工学第 66名,医学第 4 名;中山大学没有
农学本科专业。
理学: 21 个理学专业,名次如下:
数学与应用数学 :11/229
信息与计算科学 :8/208 物理学 :7/171
化学 :9/166
应用化学 :1
25/166
生物科学 :4/129
生物技术 :3/122
地质学 :8/12
地理科学 :5/80 资源环境与
城乡规划
管理 :12/71 地理信息系统 :9/53
大气科学 :5/10
应用气象学 :3/6
理论与应用力学 :6/11 电子
信息科学与技术 :29/94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8/27
材料物理 :23/35
材料化学 :19/38
环境科学 :7/91
应用心理学 :3/29
统计学 :19/93
工学: 6 个工学专业,名次如下:
自动化 :63/195
通信工程 :37/15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6/410 城市规划 :45/62
环境工程
:61/172
化学工程与工艺 :115/154
医学: 9 个医学专业,名次如下:
基础医学 :3/10
预防医学 :7/48
临床医学 :4/98
麻醉学 :1/29
医学影像学 :3/46
口腔医学
:10/46
法医学 :1/12
护理学 :5/90
药学 :15/63
( 二 ) 文科
中山大学文科居全国高校第 11 名。在文科的 7 个学科中,
哲学第 12 名,经济学第 16 名
,
法学第 10 名,文学第 13 名,
历史学第 19 名,管理学第 11 名;中山大学没有
教育学本科
专业。
哲学: 1 个哲学专业,哲学 :11/35
经济学: 4 个经济学专业,名次如下:
经济学 :22/174
国际经济与贸易 :4/212
财政学 :18/61
金融学 :33/143
法学: 5 个法学专业,名次如下:
法学 :17/231
社会学 :4/42
社会工作 :4/53
政治学与行政学 :13/50
思想政治教育 :8/166
文学: 5 个文学专业,名次如下:
汉语言文学 :8/213
英语 :13/394 德语 :10/28
法语 :8/36
日语 :13/124
历史学: 3 个历史学专业,名次如下:
历史学 :19/140
考古学 :9/12
民族学 :7/9
管理学: 9 个管理学专业,名次如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64/223 工商管理 :17/274
市场营销 :3/191
会计学 :9/246 财务管
理 :3/108
旅游管理 :1/141 行政管理 :2/101
图书馆学 :5/21
档案学 :7/27